苏轼诗与禅之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宋初诗歌与禅宗 | 第13-37页 |
第一节 宋初文字禅的思潮 | 第13-24页 |
一、文字禅兴起的缘由 | 第13-17页 |
二、文字禅的实质 | 第17-24页 |
第二节 宋代诗歌与禅宗偈颂 | 第24-37页 |
一、偈颂的流变 | 第24-29页 |
二、宋诗与禅偈的情结 | 第29-37页 |
第二章 苏轼禅林交游考 | 第37-60页 |
第一节 早年 | 第37-41页 |
一、惟度、惟简 | 第38-39页 |
二、怀琏 | 第39-40页 |
三、维琳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杭州时期 | 第41-55页 |
一、惠勤 | 第42-44页 |
二、慧辩 | 第44-45页 |
三、辨才 | 第45-48页 |
四、契嵩 | 第48-49页 |
五、道潜 | 第49-51页 |
六、清顺、可久 | 第51-53页 |
七、宝觉 | 第53-55页 |
第三节 黄州时期 | 第55-60页 |
一、佛印了元 | 第56-58页 |
二、东林常总 | 第58-60页 |
第三章 苏诗佛祥思想的表现 | 第60-88页 |
第一节 首次停杭之前——微弱多消极 | 第61-63页 |
第二节 首次倅杭期间——谈禅以忘世事 | 第63-69页 |
第三节 黄州贬居期间——习禅以遣心安 | 第69-76页 |
第四节 元祐在朝期间——诗逢佳处辄参禅 | 第76-78页 |
第五节 再次莅杭期间——还从旧社得心印 | 第78-80页 |
第六节 贬谪岭海期间——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 第80-88页 |
第四章 释教经典与苏诗 | 第88-116页 |
第一节 《维摩经》 | 第88-94页 |
第二节 《金刚经》 | 第94-98页 |
第三节 《坛经》 | 第98-103页 |
第四节 《楞严经》 | 第103-113页 |
第五节 其它 | 第113-116页 |
第五章 苏诗用佛典特色 | 第116-136页 |
第一节 摹仿佛经,掉弄禅语——语典 | 第116-122页 |
第二节 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事典 | 第122-128页 |
第三节 透过一层,善用翻案——点化释典义理 | 第128-136页 |
结语 | 第136-138页 |
附录 苏诗佛典稽考 | 第138-21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6-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