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复句中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现有的句法分析研究 | 第12-14页 |
·现有的句法成分的标注研究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规则的复句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研究 | 第17-33页 |
·确定分句的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书读短语的特征分析 | 第21-24页 |
·书读短语的性质 | 第21-22页 |
·本文识别的书读短语的范围 | 第22-23页 |
·书读短语的标记规范 | 第23-24页 |
·基于规则的书读短语自动识别整体结构图 | 第24页 |
·规则的设计和使用 | 第24-32页 |
·明显形式标记库的建立 | 第24-29页 |
·形式化规则库的建立 | 第29-30页 |
·基于规则的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标记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可信度的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研究 | 第33-41页 |
·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基于可信度的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过程 | 第34-40页 |
·基于可信度的书读短语自动识别的整体结构 | 第34-35页 |
·预处理 | 第35-36页 |
·特征的选取 | 第36-38页 |
·特征权值的计算 | 第38页 |
·待测语言片段的可信度计算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书读短语自动识别研究 | 第41-46页 |
·聚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聚类分析的准备 | 第42页 |
·聚类分析的过程 | 第42-44页 |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书读短语自动识别及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6-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