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引言 | 第10页 |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 第12-14页 |
·毛细管区带电泳 | 第12页 |
·毛细管凝胶电泳 | 第12-13页 |
·胶束电动色谱 | 第13页 |
·毛细管等电聚焦 | 第13页 |
·毛细管等速电泳 | 第13页 |
·亲合毛细管电泳 | 第13-14页 |
·毛细管电色谱 | 第14页 |
·非水相毛细管电泳 | 第14页 |
·芯片毛细管电泳 | 第14页 |
·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和检测器 | 第14-18页 |
·紫外/可见光吸收检测法 | 第14页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 | 第14-17页 |
·电化学检测器 | 第17页 |
·质谱检测器 | 第17-18页 |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器 | 第18页 |
·化学发光检测器 | 第18页 |
·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 第19页 |
·量子点的合成 | 第19-21页 |
·量子点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应用 | 第21-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水溶性CdTe 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的研究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CE光导纤维LED 诱导荧光检测仪器 | 第32-33页 |
·试剂 | 第33页 |
·3 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 | 第33页 |
·谷胱甘肽的标记 | 第33-34页 |
·毛细管电泳操作 | 第34页 |
·结果讨论 | 第34-39页 |
·量子点的光谱性能表征 | 第34-35页 |
·发光二极管的选择 | 第35页 |
·量子点标记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免疫球蛋白IgG | 第43-53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3-44页 |
·柱前衍生 | 第44页 |
·毛细管电泳操作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发光二极管的选择 | 第44-45页 |
·衍生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5-47页 |
·CE 分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第47-48页 |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48-49页 |
·样品分析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研究 | 第53-64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仪器 | 第54页 |
·试剂 | 第54页 |
·人血浆样品处理 | 第54页 |
·柱前衍生 | 第54-55页 |
·毛细管电泳操作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LED 的选择 | 第55-56页 |
·SDS 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56页 |
·电泳缓冲溶液 pH 值对分离的影响 | 第56-57页 |
·电泳缓冲溶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57-58页 |
·分离电压对分离的影响 | 第58页 |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58页 |
·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58-59页 |
·样品分析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