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MIRNA的发现 | 第13页 |
·MIRNA的分离鉴定 | 第13-14页 |
·植物MIRNA的特点 | 第14-15页 |
·植物MIRNA的合成过程和作用机制 | 第15-19页 |
·植物MIRNA的靶基因 | 第19-20页 |
·植物MIRNA的功能 | 第20-24页 |
·研究展望 | 第24-26页 |
第2章 不同茎环结构的MIR393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6-42页 |
第一节 拟南芥内源MIR393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26-32页 |
1.前言 | 第26-27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二节 MIR319A茎环结构的MIR393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7页 |
1.前言 | 第32-33页 |
2.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动物茎环来源的MIR393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42页 |
1 前言 | 第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第3章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 | 第42-48页 |
·前言 | 第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质粒电转化农杆菌 | 第45页 |
·拟南芥转基因的获得 | 第45-46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GUS活性鉴定 | 第46页 |
·目的基因的PCR验证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4章 茎环结构对MIRNA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48-55页 |
·前言 | 第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Trizol法小量提取植物总RNA | 第51页 |
·RT-PCR检测miRNA前体 | 第51-52页 |
·转基因拟南芥miR393的Northern blot分析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不同茎环对miRNA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53-54页 |
·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实验 | 第54-55页 |
第5章 MIRNA表达差异拟南芥的耐逆性生理分析 | 第55-63页 |
·前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hy11-1对PEG处理的反应 | 第57-58页 |
·突变体对NaCl处理的反应 | 第58-59页 |
·干旱和高盐导致拟南芥miR393a和miR393b前体的表达增高 | 第59-60页 |
·35S::miR393b的抗逆境生理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第6章 MIR393基因的启动子分析载体的构建 | 第63-69页 |
·前言 | 第63-6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4-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69页 |
·载体构建流程图 | 第66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66页 |
·启动子区域片段测序结果 | 第66页 |
·启动子分析表达载体构建鉴定 | 第66-67页 |
·拟南芥转基因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