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坡面水蚀过程机理研究 | 第13-14页 |
2.坡面侵蚀产沙影响因素研究 | 第14-21页 |
·降雨特性 | 第14-16页 |
·土壤特性 | 第16-18页 |
·地形特征 | 第18-20页 |
·土地覆被类型 | 第20-21页 |
3.国内外坡面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4.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 | 第27-36页 |
1.试验区概况 | 第27-28页 |
2.水土流失监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优势 | 第28-29页 |
3.数据分析 | 第29-34页 |
·历年降雨月分布规律统计 | 第29-31页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侵蚀区别 | 第31-34页 |
4.结论 | 第34页 |
5.展望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 | 第36-40页 |
1.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 | 第36-38页 |
2.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过程设计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讨论 | 第40-64页 |
1.产流时刻问题的研究 | 第40-41页 |
2.产流量分析 | 第41-45页 |
·产流过程分析 | 第41-43页 |
·累积产流量分析 | 第43-45页 |
3.产沙量分析 | 第45-53页 |
·产沙过程研究(含沙率) | 第45-49页 |
·同一坡度,不同雨强的侵蚀产沙动态过程(3组) | 第49-51页 |
·同一坡度,不同雨强的15min累积产沙量趋势探讨(3组) | 第51-53页 |
·随雨强递增引起的侵蚀模数变化趋势探讨 | 第53页 |
4.颗粒问题的研究 | 第53-64页 |
·>2mm和2~0.2mm颗粒组分含量的探讨 | 第54-58页 |
·<0.2mm颗粒组分含量的探讨 | 第58-63页 |
·颗粒组成分析综合表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8页 |
1.主要结论 | 第64-66页 |
2.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