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Cu、Zn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联合毒性研究的意义第7页
   ·国内外对联合毒性的研究进展第7-8页
   ·联合毒性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第8-12页
   ·联合毒性作用的分类和评价方法体系第12-16页
   ·发光菌生物毒性实验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9-22页
   ·仪器与试剂第19-20页
   ·实验材料第20页
   ·实验内容第20-21页
   ·15min-EC_(50) 及其95%置信区间的计算第21-22页
第三章 Cu、Zn 以及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单一毒性的研究第22-25页
   ·Cu、Zn 以及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结果第22-23页
   ·Cu、Zn 以及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单一毒性的致毒机理分析第23-25页
第四章 铜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的研究第25-34页
   ·0.2EC_(50)Cu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评价第25-28页
   ·0.5EC_(50)Cu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评价第28-30页
   ·0.8 EC_(50)Cu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评价第30-33页
   ·不同配比的 Cu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联合毒性的比较第33-34页
第五章 锌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的研究第34-43页
   ·0.2 EC_(50)Zn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评价第34-36页
   ·0.5 EC_(50)Zn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评价第36-39页
   ·0.8 EC_(50)Zn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评价第39-41页
   ·不同配比的 Zn 与硝基苯类化合物联合毒性的比较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校园内室内尘螨污染状况调查与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下一篇:中国林蛙及其蝌蚪体内汞和甲基汞的富集、迁移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