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导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税务机关购买涉税专业服务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税务机关采购涉税专业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政府购买服务 | 第14页 |
2.税务机关购买服务 | 第14页 |
3.涉税中介机构 | 第14页 |
4.纳税服务 | 第14-15页 |
(二)税务机关、中介机关、纳税人三者关系 | 第15-16页 |
1.学界对三者关系的分析 | 第15-16页 |
2.三者关系浅析 | 第16页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17页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页 |
3.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7-18页 |
4.纳税遵从理论 | 第18-19页 |
三、涉税专业服务购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6页 |
(一)国内外涉税专业服务购买现状 | 第19-21页 |
1.国内实践情况 | 第19-20页 |
2.国外实践情况 | 第20-21页 |
(二)国内购买涉税专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1-26页 |
1.涉税专业服务采购内容表层化 | 第21-22页 |
2.环节漏洞导致风险系数加大 | 第22-23页 |
3.税务机关认识层面存在偏差 | 第23-24页 |
4.涉税服务机构发展不成熟 | 第24-26页 |
四、税务机关购买涉税服务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30页 |
(一)公共服务法制化水平低,责任机制不明 | 第26-27页 |
(二)税务机关与中介机构的利益目标不同 | 第27页 |
(三)征纳双方的关系紧张 | 第27-28页 |
(四)税务中介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建设被忽视 | 第28-29页 |
(五)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五、推进税务机关购买涉税专业服务对策 | 第30-38页 |
(一)完善涉税服务购买规范 | 第30-31页 |
1.健全购买涉税专业服务专项法律体系 | 第30-31页 |
2.增加规范的适应性,提高购买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层级 | 第31页 |
3.改进现有法规,建立涉税专业采购特有的基本制度 | 第31页 |
(二)培育参与购买涉税专业服务的意识 | 第31-33页 |
1.转变观念,提升对购买涉税专业服务的认可度 | 第31-32页 |
2.积极探索,扩大涉税中介服务范围 | 第32-33页 |
(三)厘清中介服务购买流程 | 第33-34页 |
1.规划购买方式 | 第33页 |
2.把控重点采购环节 | 第33-34页 |
3.畅通资金兑付渠道 | 第34页 |
(四)高效运用监督和评估手段 | 第34-36页 |
1.建立完善中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 第34-35页 |
2.加强对涉税中介行业的监管 | 第35页 |
3.提高税务机关自我监督水平 | 第35-36页 |
(五)加强对涉税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引导 | 第36-38页 |
1.以独立性建设为核心 | 第36页 |
2.激励中介机构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 第36页 |
3.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