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大跨度桁架加劲梁悬索桥的发展 | 第10-12页 |
·桥梁结构风致振动 | 第12-14页 |
·颤振 | 第12页 |
·驰振 | 第12-13页 |
·涡振 | 第13页 |
·抖振 | 第13-14页 |
·颤振自激力模型 | 第14-20页 |
·Theodorsen 自激力模型 | 第14-15页 |
·Scanlan 自激力模型 | 第15-17页 |
·MC 自激力模型(Marine Coefficient Model) | 第17页 |
·时域自激力模型 | 第17-19页 |
·其他自激力模型 | 第19-20页 |
·气动导数识别 | 第20-25页 |
·自由振动识别法 | 第21-23页 |
·强迫振动识别法 | 第23页 |
·紊流场随机振动法 | 第23-25页 |
·桥梁颤振分析理论 | 第25-30页 |
·二维经典耦合颤振理论 | 第25-26页 |
·二维分离流颤振理论 | 第26-27页 |
·三维颤振频域分析 | 第27-29页 |
·三维颤振时域分析 | 第29-3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在ANSYS 中实现全模态颤振分析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全模态颤振分析基本理论 | 第33页 |
·气动自激力在ANSYS 中的实现 | 第33-36页 |
·最小颤振频率法 | 第36-37页 |
·理想平板简支梁算例 | 第37-39页 |
·十八个气动导数的气动自激力模型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大跨窄钢桁架加劲梁悬索桥颤振分析 | 第42-54页 |
·引言 | 第42页 |
·赛吾迭格尔大桥简介 | 第42-43页 |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43-45页 |
·动力特性计算结果 | 第45-47页 |
·《抗风规范》估算结果 | 第47-48页 |
·桁架加劲梁节段模型试验概况 | 第48-49页 |
·成桥状态主要试验结果 | 第49-52页 |
·气动导数 | 第49-51页 |
·模型颤振临界风速 | 第51-52页 |
·全模态颤振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提高大跨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抗风措施 | 第54-71页 |
·引言 | 第54页 |
·大跨悬索桥抗风措施介绍 | 第54-61页 |
·结构措施 | 第54-57页 |
·空气动力学措施 | 第57-59页 |
·机械措施 | 第59-61页 |
·赛吾迭格尔大桥的抗风措施 | 第61-66页 |
·抗风缆系统 | 第61-62页 |
·中央扣 | 第62-63页 |
·桥面结构的抗风措施 | 第63页 |
·综合抗风措施 | 第63-66页 |
·增加抗风措施后的桁架加劲梁节段模型试验 | 第66-69页 |
·气动导数 | 第66-67页 |
·模型颤振临界风速 | 第67-69页 |
·全模态颤振分析结果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