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当前数据网格副本管理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数据网格及副本管理技术 | 第12-21页 |
·网格技术 | 第12-14页 |
·网格技术的定义 | 第12-13页 |
·网格的特性及研究热点 | 第13-14页 |
·网格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4页 |
·网格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第14-16页 |
·国内外网格发展的现状 | 第14-15页 |
·网格研究的前景 | 第15-16页 |
·数据网格 | 第16-17页 |
·数据网格起源 | 第16-17页 |
·数据网格现状 | 第17页 |
·数据网格副本管理简介 | 第17-20页 |
·数据网格副本管理的意义 | 第18页 |
·副本目录 | 第18页 |
·副本创建 | 第18-19页 |
·副本选择 | 第19页 |
·副本删除 | 第19-20页 |
·副本定位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据网格副本创建策略 | 第21-35页 |
·副本创建策略简介 | 第21-23页 |
·副本创建的必要性 | 第21页 |
·数据复制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副本创建策略的分类 | 第22-23页 |
·现有的动态副本创建策略 | 第23-24页 |
·现有网格项目的数据复制策略 | 第24-28页 |
·Globus | 第24-25页 |
·Giggle | 第25页 |
·SRB | 第25-26页 |
·DataGrid | 第26页 |
·GriPhyN | 第26-27页 |
·Data Farm | 第27页 |
·P2P 计算环境中的复制算法 | 第27-28页 |
·JLAB | 第28页 |
·Napster、Gnutella | 第28页 |
·存储子域 | 第28-29页 |
·双层副本创建算法 | 第29-34页 |
·副本创建分析 | 第30-31页 |
·跨域副本创建算法SRAS | 第31-33页 |
·域内算法ARIS | 第33-34页 |
·策略特点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网格数据副本定位策略 | 第35-40页 |
·副本定位的意义 | 第35页 |
·副本定位服务分析 | 第35-36页 |
·副本定位策略 | 第36-39页 |
·三层副本定位结构 | 第37页 |
·副本定位服务结构的动态性 | 第37页 |
·副本定位服务一致性维护 | 第37-38页 |
·基于Giggle 的副本定位算法(RLABOG) | 第38-39页 |
·策略特点分析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实验模拟工具 | 第40-48页 |
·著名的网格模拟工具简介 | 第40-43页 |
·Bricks | 第40-41页 |
·MicroGrid | 第41页 |
·SimGrid | 第41-42页 |
·ChicSim | 第42页 |
·SimJava | 第42页 |
·OptorSim | 第42-43页 |
·GridSim | 第43页 |
·OptorSim 简介 | 第43-48页 |
·OptorSim 系统结构 | 第43-44页 |
·OptorSim 系统模块简介 | 第44-48页 |
第六章 仿真实验 | 第48-57页 |
·数据网格环境的描述 | 第48-49页 |
·部分接口文件的改进 | 第49-54页 |
·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7-59页 |
·本文总结 | 第57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