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引言 | 第6-11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7-8页 |
| 3. 相关概念辨析 | 第8-9页 |
| 4. 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 | 第9-11页 |
| 第一章 胶东半岛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 ·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 第11-15页 |
|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现代区位理论 | 第11-12页 |
| ·现代区位理论 | 第12页 |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2-15页 |
| ·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胶东半岛区域经济一体化SWOT分析 | 第16-25页 |
| ·胶东半岛经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16-17页 |
| ·胶东半岛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 第17页 |
| ·胶东半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 第17-20页 |
| ·经济技术基础坚实,社会条件良好 | 第17-18页 |
| ·地理区位优越,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 第18-19页 |
| ·宏观环境有利,发展机遇增多 | 第19-20页 |
| ·胶东半岛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 ·经济性制约 | 第20-21页 |
| ·行政性制约 | 第21-22页 |
| ·SWOT分析总结及胶东半岛区域经济合作展望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量化分析 | 第25-36页 |
| ·区域经济单元综合实力分析 | 第25-29页 |
| ·相关研究方法 | 第2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 ·相关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 ·区域经济单元发展差异分析 | 第29-36页 |
| ·相关数据 | 第29-30页 |
| ·计算与分析 | 第30-36页 |
| 第四章 胶东半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研究 | 第36-45页 |
| ·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定位 | 第36-39页 |
| ·青岛的功能定位 | 第36-37页 |
| ·烟台的功能定位 | 第37-38页 |
| ·威海的功能定位 | 第38-39页 |
| ·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 | 第39-41页 |
| ·推动县域经济大范围深层次合作 | 第41-45页 |
| ·胶东半岛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41-43页 |
| ·胶东半岛县域经济一体化对策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