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堤沉降变形特性试验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路堤的沉降特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路堤压实标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路堤边坡侧向变形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高路堤沉降变形监测试验 | 第19-28页 |
| ·现场监测的意义 | 第19页 |
| ·现场监测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 ·现场监测方案 | 第20-28页 |
| ·测试断面地形及地质情况 | 第20页 |
| ·测试元件及测试仪器 | 第20-21页 |
| ·沉降板的布置 | 第21-23页 |
| ·测斜管的布置 | 第23-26页 |
| ·试验工点施工及测试元件埋设情况 | 第26页 |
| ·测试数据采集情况 | 第26-28页 |
| 第3章 现场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28-51页 |
| ·竖向沉降 | 第28-33页 |
| ·DIK222+826断面地基和路堤本体分层沉降 | 第28-31页 |
| ·DIK222+844断面地基和路堤本体分层沉降 | 第31-33页 |
| ·水平变形 | 第33-49页 |
| ·DIK222+843断面水平变形 | 第33-40页 |
| ·DIK222+825断面水平变形 | 第40-47页 |
| ·路堤水平变形特性分析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 第51-65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意义 | 第51-52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概况 | 第52-56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56-60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第56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性 | 第56-60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误差分析 | 第60-65页 |
| ·离心力引起的误差 | 第60-61页 |
| ·科里奥里加速度引起的误差 | 第61-62页 |
| ·离心机起动与制动引起的误差 | 第62页 |
| ·边界效应问题引起的误差 | 第62-63页 |
| ·粒径效应问题引起的误差 | 第63-65页 |
| 第5章 高路堤离心模型试验 | 第65-95页 |
| ·离心模型试验的设计 | 第65-72页 |
| ·试验设备 | 第65-66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66-72页 |
| ·试验数据与分析 | 第72-93页 |
| ·试验数据与分析说明 | 第72页 |
| ·第一组试验数据与分析说明 | 第72-77页 |
| ·第二组试验数据与分析说明 | 第77-82页 |
| ·第三组试验数据与分析说明 | 第82-87页 |
| ·第四组试验数据与分析说明 | 第87-91页 |
| ·第五组试验数据与分析说明 | 第91-93页 |
| ·小结 | 第93-95页 |
| 第6章 高路堤沉降和变形特性分析 | 第95-107页 |
| ·高路堤沉降特性分析 | 第95-102页 |
| ·路堤高度对路堤沉降的影响 | 第95-97页 |
| ·填土压实度对路堤沉降的影响 | 第97-98页 |
| ·含水率对路堤沉降的影响 | 第98-100页 |
| ·含水率和路堤高度对形变沉降占总沉降百分比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高路堤水平变形特性分析 | 第102-105页 |
| ·路堤高度对路堤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102页 |
| ·填土压实度对路堤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 ·含水率对路堤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小结 | 第105-107页 |
| 结论 | 第107-109页 |
| 致谢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