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 理论简述 | 第18-26页 |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8-19页 |
·金融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不完全市场论 | 第20-21页 |
·农村金融多元化理论 | 第21-26页 |
·金融结构论 | 第21-22页 |
·金融抑制论与深化论 | 第22-24页 |
·局部知识论 | 第24-26页 |
2. 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42页 |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6-38页 |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分析 | 第26-33页 |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8页 |
·农村金融多元化的优越性 | 第38-42页 |
·金融多元化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 第38-39页 |
·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竞争格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 第39-41页 |
·多元化有利于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 第41-42页 |
3. 基于需求主体的视角,探讨农村金融多元化模式 | 第42-58页 |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 第42-51页 |
·维持生计型农户 | 第44-45页 |
·生产经营型农户 | 第45-47页 |
·市场型(规模型)农户 | 第47-48页 |
·中小型乡镇企业 | 第48-50页 |
·龙头企业 | 第50-51页 |
·根据需求主体的信贷需求,探讨金融多元化模式 | 第51-58页 |
·多元化模式的总体构想 | 第51-55页 |
·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及作用 | 第55页 |
·形成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非正规金融相互竞争的格局 | 第55-57页 |
·正规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及作用 | 第57-58页 |
4. 推进农村金融多元化的政策建议 | 第58-66页 |
·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 第58-63页 |
·改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 | 第58-59页 |
·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 第59-60页 |
·改革邮政储蓄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 | 第60-61页 |
·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第61-62页 |
·加强商业金融对农村信贷资金的投入 | 第62-63页 |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 第63-64页 |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 第64-65页 |
·完善监管体系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