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偏好显示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3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页
   ·研究综述第10-12页
     ·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国内城市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2. 城市公共产品的规范分析第13-22页
   ·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公共产品的基本涵义第13-14页
     ·公共产品的特征第14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基本问题第14-19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第14-15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性质和本质属性第15-17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主要类型第17-19页
     ·对城市公共产品含义的再理解第19页
   ·城市公共产品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第19-22页
     ·从“需求指向”分析第19-21页
     ·从“供给基础”分析第21-22页
3. 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第22-31页
   ·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传统供给机制的“计划”特征第22-23页
   ·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第23-26页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过度和供给不足的情况同时存在第23-24页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第24页
     ·城市公共产品逆序供给问题突出第24-25页
     ·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些公共产品的缺乏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第25-26页
   ·阻碍我国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原因分析第26-31页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方分析第26-28页
     ·从城市公共产品的需求方分析第28-29页
     ·从决策过程分析第29-31页
4. 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均衡分析第31-38页
   ·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内涵第31-33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第31页
     ·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内涵第31-33页
   ·实现有效供给的理论均衡分析第33-38页
     ·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3-34页
     ·公共产品的一般均衡—萨缪尔森规则第34-35页
     ·庇古均衡第35-37页
     ·林达尔均衡第37-38页
5. 城市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显示与公共选择第38-46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显示税收激励机制第38-41页
     ·税收与公共产品的契合第38页
     ·“第二价格法”的拍卖机制第38-39页
     ·克拉克税收激励机制第39-41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投票人行为与偏好显示第41-43页
     ·多数规则投票机制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第42-43页
     ·唐斯(Downs)的中间人投票理论第43页
   ·蒂布特以足投票的理论与城市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第43-46页
     ·蒂布特“以足投票”对城市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的影响第43-44页
     ·蒂布特模型的缺陷第44-46页
6. 完善我国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偏好显示机制的建议第46-53页
   ·完善城市公共产品偏好显示机制的前提—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政策第46-48页
     ·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现行分税制之间的矛盾第46页
     ·以事权划分为基础,明确界定各级政府支出范围第46-48页
   ·不断完善“以手投票”为基础投票显示机制第48-51页
     ·发挥“城市社区”的中间传递作用第48-50页
     ·政府应当全方面建立居民表达偏好的各种途径第50-51页
   ·建立“以足投票”为补充的偏好显示机制—居民实现其“否定权”第51-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额贷款对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再就业的扶持作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