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降解菌的选育及其对海洋溢油生态修复室内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石油的概念和组成 | 第13页 |
·海洋中石油的存在形态 | 第13页 |
·石油污染的危害 | 第13-14页 |
·海上溢油在环境中的转化和归宿 | 第14-15页 |
·石油烃的降解微生物及生物降解机理 | 第15-17页 |
·石油烃降解微生物 | 第15-16页 |
·石油烃的生物降解机理 | 第16-17页 |
·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石油的理化特征 | 第17-18页 |
·微生物种类 | 第18页 |
·环境参数 | 第18-19页 |
·海洋溢油生物修复技术的方式及应用研究 | 第19-25页 |
·投加表面活性剂 | 第20-22页 |
·投加高效降解菌 | 第22-23页 |
·施加N、P 等营养源 | 第23-25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 第26-42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3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33页 |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分离 | 第33页 |
·石油降解菌的复筛 | 第33-35页 |
·石油降解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 第35-39页 |
·菌种的鉴定结果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 | 第42-52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2-44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4-50页 |
·单菌株对纯烃降解的定性分析 | 第44页 |
·培养时间对原油降解程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原油浓度对其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混合菌对原油降解能力的测定 | 第46-49页 |
·混合菌株生长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降解的影响 | 第52-60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54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4-59页 |
·发酵液排油圈直径的测定 | 第54-55页 |
·表面张力 | 第55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实验 | 第55-56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海洋溢油生物修复的室内模拟研究 | 第60-71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0-63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60-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3-70页 |
·石油烃浓度的变化 | 第63-64页 |
·正构烷烃组分的变化 | 第64-67页 |
·芳烃组分的变化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