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及其现代研究方法学探讨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研究第14-39页
 1 中药概念内涵索解第14-15页
 2 中药药性概念内涵索解第15-17页
 3 中药药性理论形成发展简史第17-20页
 4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概述第20-23页
   ·四气第20-21页
   ·五味第21页
   ·归经第21-22页
   ·升降浮沉第22页
   ·毒性第22-23页
 5 中药四性理论源流述要第23-28页
   ·中药四性理论的初步形成第24-25页
   ·中药四性理论的平稳发展第25-26页
   ·中药四性理论的全面发展第26-27页
   ·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确立第27-28页
 6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形成的社会背景第28-29页
 7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形成的思想背景第29-30页
 8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形成的基本条件第30-31页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第31页
   ·药学实践知识的丰富和积累第31页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第31页
 9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模式研究第31-35页
   ·无序实践与总体认知第32-33页
   ·药证对应与分类归纳第33页
   ·逻辑贯穿与理论构建第33-34页
   ·构建特点与模式分析第34-35页
 10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模式对现代研究的启示第35-36页
   ·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努力开创自主发展新道路第35-36页
   ·正视不足,重点突破,在求是的基础上攻关创新第36页
 11 关于平性与平性药的讨论第36-39页
第二部分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方法学探讨第39-76页
 1 现代研究工作回顾第39-42页
   ·以一药多性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39页
   ·以基原性状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39页
   ·以数学量化界定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39-40页
   ·以证候-功效-药性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0页
   ·以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0页
   ·以药性-药效-物质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0-41页
   ·以生物热动力学或热化学效应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1页
   ·以组群中药药性、药效相关性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1页
   ·以药物整体功效特征与四性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1页
   ·以中药基础物质成分与四性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1-42页
   ·以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分子量与四性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2页
   ·以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分子结构特征与四性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2页
   ·以中药物质组分与四性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思路第42页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42-43页
 3 总体研究方法学探讨第43-50页
   ·总体研究思路第43-47页
   ·总体研究要点第47-50页
 4 分支研究方法学探讨第50-72页
   ·文献研究方法学第50-52页
   ·中药性状-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学第52-56页
   ·中药物质-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学第56-61页
   ·中药功效-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学第61-67页
   ·数据分析挖掘研究方法学第67-72页
 5 三大组学与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第72-76页
   ·基因组学第72页
   ·蛋白组学第72-73页
   ·代谢组学第73-76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76-94页
 1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面临的医学发展背景第76-78页
   ·当代医学发展背景第76-77页
   ·当代医学发展背景下的中药四性理论研究第77-78页
 2 开展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的重大意义第78-79页
 3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79-80页
   ·遵循四性认知规律开展研究工作第79-80页
   ·基于现代科学水平阐释理论内涵第80页
 4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第80-82页
   ·理论认识存在盲点第81页
   ·研究思路确立困难第81-82页
   ·研究方法选取困难第82页
 5 研究方法“西化”是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的客观需要第82-83页
 6 基于现代研究方法学框架的中药四性理论研究路向构想第83-92页
   ·总体研究路向构想第84-85页
   ·分支研究路向构想第85-92页
 7 展望第92-94页
结语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4页
附录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查新报告第107-117页
科研课题第11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痹健方对兔制动法骨关节炎造模进程的影响
下一篇:蚤休醇提物与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损伤作用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