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郑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4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生态足迹理论第14-21页
 1 生态足迹分析法第14-16页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产生第14-15页
   ·生态足迹理论发展第15-16页
   ·研究存在不足第16页
 2 生态足迹分析法基本概念第16-18页
   ·生态足迹第16-17页
   ·生态生产性土地第17-18页
   ·生态承载力第18页
   ·生态赤字/生态盈余第18页
 3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及步骤第18-21页
   ·生态足迹计算第18-19页
   ·生态承载力计算第19-20页
   ·生态赤字/盈余计算第20-21页
第三章 郑州市2001—2010年生态足迹研究第21-36页
 1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自然概况第21-22页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第22-23页
 2 郑州市2 001-2 010年生态足迹研究第23-36页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的计算第23-24页
   ·能源消费账户的计算第24-28页
   ·均衡因子的调整第28-31页
   ·2001-2010年生态足迹均衡面积汇总第31-36页
第四章 郑州市2001—2010年生态承载力第36-43页
 1 郑州市生态产品供给量第36页
 2 郑州市2 001-2 010年生态承载力第36-40页
 3 郑州市2001-2010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第40-43页
   ·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分析第40-41页
   ·各类土地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第41-43页
第五章 郑州市2001-2010年生态足迹供需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评估第43-49页
 1 郑州市2001 -201 0年生态足迹供需分析第43-44页
 2 郑州市2 001-2 010年总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变化趋势第44-47页
 3 郑州市生态足迹与全球生态足迹对比分析第47-48页
 4 郑州市与长沙生态足迹的对比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49-51页
 1 结论第49页
 2 郑州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含铬废渣制备重铬酸钠的研究
下一篇:湘南低山红壤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及其评价--以祁阳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