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数字电影概述 | 第10-11页 |
·数字电影关键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2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DCI数字电影制作系统 | 第14-30页 |
·DCI数字电影制作系统框架 | 第14页 |
·数字电影图像压缩 | 第14-16页 |
·DCI规范对数字电影图像的要求 | 第14-15页 |
·JPEG2000编码标准的优势 | 第15-16页 |
·DCI对JPEG2000编码流程的修改 | 第16页 |
·数字电影文件打包 | 第16-26页 |
·DCI数字电影打包流程 | 第16-17页 |
·MXF文件打包 | 第17-20页 |
·合成播放列表与打包列表制作 | 第20-26页 |
·DCI数字电影制作系统软件实现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分布式DCI数字电影图像压缩系统及系统监测 | 第30-39页 |
·分布式计算技术 | 第30页 |
·分布式数字电影图像压缩 | 第30页 |
·分布式数字电影图像压缩系统 | 第30-33页 |
·系统架构 | 第30-31页 |
·系统安装与配置 | 第31-32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32-33页 |
·系统运行结果及监测 | 第33-36页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33页 |
·系统性能监测 | 第33-35页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系统后期改进研究 | 第36-39页 |
·文件服务器的后期改进 | 第36-37页 |
·计算节点的后期改进 | 第37页 |
·主控服务器的后期改进 | 第37-39页 |
第四章 DCI数字电影图像质量客观评价 | 第39-46页 |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概述 | 第39-41页 |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峰值信噪比 | 第40-41页 |
·利用HVS生理特征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 | 第41-43页 |
·人眼视觉系统HVS的特点 | 第41-42页 |
·人眼视觉系统近似模拟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PSNR | 第43-44页 |
·基于小波频带划分和CSF特性算法 | 第44-46页 |
第五章 3D虚拟场景编辑与移动展示系统研究与开发 | 第46-59页 |
·概述 | 第46-47页 |
·研究背景 | 第46-47页 |
·研究目标 | 第47页 |
·Direct3D图形基础 | 第47-53页 |
·顶点坐标变换 | 第47-49页 |
·光照和材质 | 第49-50页 |
·纹理映射 | 第50-52页 |
·深度测试 | 第52-53页 |
·Alpha颜色混合 | 第53页 |
·.X文件模型解析 | 第5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案 | 第53-54页 |
·系统软件实现 | 第54-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