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增长语境下小城镇物质空间规划分析研究--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边缘生态小城镇系列之二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精明增长”的涵义及界定 | 第12页 |
·“城市蔓延”的概念 | 第12页 |
·“城市边缘带”的概念 | 第12-13页 |
·“物质空间”的理解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精明增长理论发展研究 | 第14-19页 |
·精明增长的提出 | 第14页 |
·精明增长的发展 | 第14-15页 |
·精明增长理论相关组织研究动态 | 第15页 |
·精明增长理论实践状况 | 第15-17页 |
·精明增长理论解决问题 | 第17页 |
·精明增长理论的中国化 | 第17-19页 |
第3章 国内外边缘带城镇发展模式分析研究 | 第19-26页 |
·国外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介绍 | 第19-22页 |
·美国的边缘城市 | 第19-20页 |
·英国的郊区新城建设模式 | 第20-21页 |
·澳大利亚的郊区城市中心 | 第21-22页 |
·国内的边缘带城镇发展模式 | 第22-25页 |
·我国边缘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第22-23页 |
·我国边缘区集约化产业发展模式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小城镇精明增长物质空间规划要素分析 | 第26-31页 |
·边缘带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精明增长的关系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 | 第26页 |
·精明增长的关注点 | 第26页 |
·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第26-27页 |
·物质空间与精明增长之间融合 | 第27页 |
·两者之间的联系 | 第27页 |
·两者之间的表现 | 第27页 |
·边缘带城镇与现代城市之间关系 | 第27-29页 |
·区位上的关系 | 第27页 |
·人口的变动关系 | 第27-28页 |
·产业关系 | 第28-29页 |
·交通的变动关系 | 第29页 |
·和谐活力的生态小城镇 | 第29-31页 |
·和谐的生态小城镇包涵的内容 | 第29页 |
·乐活生态小城镇的发展 | 第29-30页 |
·Long Stay生态小城镇的发展 | 第30-31页 |
第5章 成都市郫县团结镇物质空间规划案例分析 | 第31-48页 |
·成都市郫县团结镇地质地貌分析 | 第31-32页 |
·地貌分析 | 第31页 |
·地质分析 | 第31-32页 |
·郫县团结镇与成都市的发展关系分析 | 第32-34页 |
·区位关系 | 第32页 |
·人口关系 | 第32-33页 |
·成都与边缘区空间结构关系 | 第33-34页 |
·成都市郫县团结镇精明增长物质空间规划分析 | 第34-46页 |
·小城镇物质空间规模规划 | 第34-35页 |
·小城镇物质空间结构规划 | 第35-37页 |
·小城镇物质空间形态规划 | 第37-39页 |
·小城镇交通规划 | 第39-40页 |
·土地利用方式规划 | 第40-42页 |
·生态环境系统规划 | 第42-45页 |
·建筑布局规划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