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道家论文

黄老政治思想从先秦(田齐)到汉初之演变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序言:黄老学是道家的政治哲学第8-12页
第一节、田齐时期的黄老学及重"黄学"的特点第12-27页
 一、黄老学源于田齐第12-18页
  (一) 齐国"因其俗,简其礼"和重视人才的传统第13-14页
  (二) 稷下学宫的出现及其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第14-16页
  (三) 田齐统治者对黄老学的扶持第16-18页
 二、田齐稷下黄老学"以道论法"的重黄学特点第18-25页
  (一) 慎到"以道全法"第19-21页
  (二) 《黄帝四经》"道生法"第21-23页
  (三) 《管子》重道法第23-25页
 三、田齐黄老思想重黄学的原因第25-27页
  (一) 诸侯争霸的需要第25-26页
  (二) 战国变法对法治的推崇第26-27页
第二节 汉初的黄老学及"老学"特征第27-39页
 一、汉初的黄老治道第27-31页
  (一) 汉初"无为"政治第27-28页
  (二) 曹参以黄老学治齐第28-29页
  (三) 黄老术治国——黄老学由地域之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第29-31页
 二、汉初黄老学思想"无为而无不为"的重老学特点第31-37页
  (一) 陆贾的"无为"思想第32页
  (二) 《论六家要旨》"以虚无为本"第32-34页
  (三) 《淮南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宗旨第34-37页
 三、汉初黄老思想重老学的原因第37-39页
  (一) 是战后休养生息的现实需要第37-38页
  (二) 是思想领域反对法家思想的结果第38-39页
第三节 黄老思想之演变第39-48页
 一、汉初黄老学是田齐黄老思想的延续第40-42页
 二、汉初黄老学是田齐黄老思想的演变第42-44页
 三、黄老学演变的原因第44-46页
 四、从黄老学之演变看其命运结局第46-48页
第四节 从黄老学的演变看黄老在今天的价值第48-51页
 一、黄老"刑名法术"思想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第49页
 二、黄老"清静无为"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第49-50页
 三、黄老"与时俱进"对理论创新的启发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琅东村为例
下一篇: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法治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