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论文的创新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 ·风险管理概述 | 第13-15页 |
| ·风险的定义 | 第13页 |
| ·风险的特征 | 第13页 |
| ·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13-15页 |
| ·项目投资风险概述 | 第15-18页 |
| ·项目投资风险的定义 | 第15-16页 |
| ·项目投资风险的种类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18-27页 |
| ·环境风险 | 第19-20页 |
| ·政策风险 | 第19页 |
| ·宏观经济风险 | 第19-20页 |
| ·自然环境风险 | 第20页 |
| ·市场风险 | 第20-22页 |
| ·电力负荷预测风险 | 第21页 |
| ·售电量下滑风险 | 第21-22页 |
| ·售电电价风险 | 第22页 |
| ·发电侧匹配风险 | 第22-23页 |
| ·用户风险 | 第23-24页 |
| ·大用户直购电风险 | 第23-24页 |
| ·经济形势风险 | 第24页 |
| ·新用户信用风险 | 第24页 |
| ·管理风险 | 第24-25页 |
| ·人力资源风险 | 第24-25页 |
| ·组织风险 | 第25页 |
| ·合同风险 | 第25页 |
| ·技术风险 | 第25-27页 |
| ·设计风险 | 第25页 |
| ·施工质量风险 | 第25-26页 |
| ·完工风险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7-36页 |
| ·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27页 |
| ·基于AHP 的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设计 | 第27-31页 |
| ·确定风险层次 | 第27-28页 |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28-31页 |
| ·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风险模糊灰色评价模型 | 第31-36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 ·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风险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 第五章 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 第36-41页 |
| ·传统风险防范思路 | 第36-37页 |
| ·风险规避 | 第36页 |
| ·风险转移 | 第36页 |
| ·风险缓解 | 第36-37页 |
| ·风险应对策略组合 | 第37页 |
| ·自我保险 | 第37页 |
| ·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风险防范系统对策 | 第37-41页 |
| ·配电网整体改造风险防范系统对策 | 第37-38页 |
| ·用户配电网改造风险防范系统对策 | 第38-41页 |
| 第六章 河南省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风险识别与评价 | 第41-57页 |
| ·案例背景 | 第41-42页 |
| ·河南省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风险识别 | 第42-47页 |
| ·环境风险 | 第42-43页 |
| ·管理风险 | 第43-44页 |
| ·发电侧匹配风险 | 第44页 |
| ·市场风险 | 第44-45页 |
| ·用户风险 | 第45-46页 |
| ·技术风险 | 第46-47页 |
| ·河南省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风险评价 | 第47-54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49页 |
| ·确定权重 | 第49-51页 |
| ·模糊灰色分析 | 第51-54页 |
| ·河南省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风险防范 | 第54-57页 |
| ·配电网整体改造风险防范系统对策 | 第54-55页 |
| ·用户配电网改造风险防范系统对策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