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评价 | 第14-18页 |
| ·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 | 第14-15页 |
| ·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 | 第15-16页 |
| ·清洁生产审核 | 第16-18页 |
| ·清洁生产评价 | 第18页 |
| ·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 ·国际清洁生产进展 | 第18-20页 |
| ·国内清洁生产进展 | 第20-22页 |
| ·煤炭开采的清洁生产 | 第22-23页 |
| ·煤炭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产生的效益 | 第23-24页 |
| ·国内外常见的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 ·百分制评价方法 | 第24页 |
| ·清洁度法 | 第24页 |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 2 煤炭开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42页 |
| ·清洁生产指标情况概述 | 第26-27页 |
| ·国内外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9-30页 |
| ·煤炭开采清洁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 ·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利用 | 第30页 |
| ·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煤炭开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42页 |
|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 第32-33页 |
|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 第33-34页 |
| ·产品指标 | 第34-35页 |
| ·污染物产生指标 | 第35-36页 |
|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 第36-37页 |
| ·环境管理要求与经济效益指标 | 第37-38页 |
| ·矿山生态指标 | 第38-42页 |
| 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 第42-5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第42-45页 |
| ·论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 第45-52页 |
| ·确定评价系统 | 第45页 |
| ·指标等级评分标准的确定 | 第45-48页 |
| ·判断矩阵P 的构造 | 第48页 |
| ·指标隶属度函数R 的确定 | 第48-49页 |
| ·一致性检验 | 第49-50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0-51页 |
| ·总体评价 | 第51-52页 |
| 4 实例应用 | 第52-65页 |
| ·开滦集团林南仓矿业有限公司简介 | 第52-54页 |
| ·矿井经营生产情况 | 第52页 |
| ·公司清洁生产指标 | 第52-54页 |
|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54-60页 |
| ·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54-56页 |
| ·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56-60页 |
| ·煤炭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 | 第60-61页 |
|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进行具体指标评价 | 第61-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附录 各指标归一化的编程计算 | 第69-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