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回族家庭日常交往网络研究
| 汉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0-17页 |
| ·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研究 | 第10-12页 |
|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研究 | 第12-15页 |
| ·社会关系研究 | 第15-17页 |
| ·对以上研究的讨论 | 第17页 |
| ·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17-19页 |
| ·济宁市概况及民族状况 | 第17-18页 |
| ·济宁市中区概况及回族状况 | 第18页 |
| ·调查地点选定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9-26页 |
| ·理论建构 | 第19页 |
| ·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分析单位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类型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类型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概念操作化 | 第20-21页 |
| ·研究样本情况 | 第21-26页 |
| ·被访家庭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 ·被访者的基本特征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回族家庭日常交往网络的基本情况 | 第26-36页 |
| ·变量设计与研究结果 | 第26-34页 |
| ·网络规模和关系构成 | 第26-29页 |
| ·网络结构特征 | 第29-32页 |
| ·交往频度与空间距离 | 第32页 |
| ·不同关系类型的交往频度 | 第32-34页 |
| ·总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 ·研究结果总结 | 第34页 |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回族家庭日常交往子网络的研究 | 第36-47页 |
| ·日常协作网络 | 第36-37页 |
| ·日常人际情感网络 | 第37-38页 |
| ·日常生活经验交流网络 | 第38-39页 |
| ·礼尚往来网络 | 第39-41页 |
| ·日常休闲网络 | 第41-43页 |
| ·日常冲突网络 | 第43-44页 |
| ·总结与讨论 | 第44-47页 |
| ·研究结果总结 | 第44-45页 |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第47-51页 |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 ·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48-51页 |
| ·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日常交往需求的影响 | 第49页 |
| ·日常交往网络的功能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