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25页
 一、古代文献对胸痹心痛的认识第12-15页
  (一) 病名及对本病认识第12-13页
  (二) 病因病机第13-14页
  (三) 治则治法第14-15页
  (四) 小结第15页
 二、现代文献对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认识第15-22页
  (一) 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现状第15-16页
  (二) 心绞痛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第16-21页
  (三) 小结第21-22页
 三、西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及介入治疗第22-25页
  (一) 西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第22页
  (二) 西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介入治疗第22-25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5-34页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一、研究目标第25页
  二、研究内容第25页
  三、研究方法第25-28页
   (一) 研究方案设计第25页
   (二) 研究对象来源第25页
   (三) 目标疾病第25页
   (四) 诊断标准第25页
   (五) 分型标准第25页
   (六) 纳入标准第25-26页
   (七) 排除标准第26页
   (八) 样本含量估计第26页
   (九) 观察项目第26页
   (十) 临床实施第26-27页
   (十一) 质量控制第27页
   (十二) 数据分析第27-28页
 第二节 研究结果第28-34页
  一、一般临床资料第28-30页
   (一) 病例资料收集完成情况第28页
   (二) 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第28-29页
   (三) 危险因素合并情况第29-30页
  二、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第30-34页
   (一)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判别及各自分布第30-31页
   (二)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研究第31-34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4-38页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病特点第34-35页
  (一)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分布特点第34-35页
  (二) 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合并情况第35页
 二、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第35-37页
 三、本研究局限性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附录第43页
附录一:附件第43-45页
附录二:信息采集表第45-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阵发性心房颤动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探讨
下一篇:恶性骨肿瘤围化疗期中医证候规范化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