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秘密侦查证据的证据能力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秘密侦查概述第11-18页
 (一) 秘密侦查的概念辨析第11-12页
 (二) 秘密侦查的缘起与发展第12-13页
 (三) 秘密侦查的主要措施和分类第13-16页
 (四) 秘密侦查的主要特点第16-18页
  1. 更强的隐蔽性第16页
  2. 更易侵权性第16-17页
  3. 单向的强制性第17页
  4. 严密的程序性第17-18页
二、国外对秘密侦查证据证据能力的态度第18-27页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制第18-20页
 (二) 严格规定秘密侦查的程序性规范第20-23页
  1. 派遣秘密侦查员的规定第20-21页
  2. 有关电话监听的法律规定第21-23页
 (三) 关于专业技术证据可采性的规定第23-27页
三、我国学界的观点与实践的困境第27-39页
 (一) 学界上的观点与评价第27-30页
  1. 立法完善说第27-29页
  2. 证据转化说第29-30页
 (二) 立法现状及产生的问题第30-35页
  1. 秘侦及秘侦证据立法空白第30-31页
  2. 秘密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目的缺失第31-34页
  3. 秘密侦查证据直接可采性与公开质证的冲突第34-35页
 (三) 检讨我国秘密侦查证据领域结症所在第35-39页
  1. 历史传统及社会现实导致秘密侦查立法推进缓慢第35-36页
  2. 职权主义下被放大的强制性和秘密性特征第36-37页
  3. 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造成的忽略第37-39页
四、构建我国秘密侦查证据之证据能力制度的设想第39-53页
 (一) 制度构建的基本指导思想第39-40页
  1. 完善立法是构建的前提第39页
  2. 完善秘密侦查证据证据能力的自由裁量第39-40页
  3. 严格制裁机制第40页
 (二) 具体制度构建设想第40-53页
  1. 从秘密侦查行为和秘密侦查证据方面完善立法第40-45页
  2. 完善秘密侦查证据证据能力的自由裁量程序第45-50页
  3. 从主体和程序方面完善制裁机制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保障辩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
下一篇:被害人与辩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