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农村劳动力及其素质的概念 | 第8-9页 |
·农村劳动力 | 第8页 |
·农村劳动力素质 | 第8-9页 |
·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传统理论 | 第9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9-10页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10页 |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 | 第10-12页 |
·国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做法 | 第12-15页 |
·美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 | 第12-13页 |
·日本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 | 第13-14页 |
·英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 | 第14页 |
·德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所采取的措施 | 第14-15页 |
·法国的农业教育情况 | 第15页 |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 第15-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访谈法 | 第17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7-18页 |
4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8-29页 |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 第18-20页 |
·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比较低下 | 第18-19页 |
·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 | 第19-20页 |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受教育年限短 | 第20-21页 |
·职业技能素质低 | 第21-22页 |
·思想素质低 | 第22页 |
·身体素质状况低下 | 第22-23页 |
·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市场风险意识差 | 第23-24页 |
·政策、法制观念淡薄 | 第24页 |
·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历史文化与传统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影响 | 第24-25页 |
·农村基础教育落后 | 第25-27页 |
·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大量剩余 | 第27页 |
·劳动力转移 | 第27-28页 |
·我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 第28-29页 |
5 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对策 | 第29-35页 |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 第29-30页 |
·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 | 第29-30页 |
·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第30页 |
·高度重视后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 | 第30页 |
·以培养农村劳动力素质为中心开展农业职业教育 | 第30-31页 |
·广泛开展各类短期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 | 第31-33页 |
·明确培训目标 | 第31-32页 |
·确立培训保障 | 第32页 |
·完善培训体系 | 第32-33页 |
·加强农村劳动力精神文明建设 | 第33页 |
·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农村人口质量 | 第33-34页 |
·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的提高 | 第34-3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5页 |
·建议 | 第35-37页 |
·强化政府职能 | 第35页 |
·构建农业院校+ 三级农村农业培训的农业教育体系 | 第35页 |
·科学、严密、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 第35-36页 |
·建立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 第36页 |
·加强有关政策法规建设,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 第36页 |
·确定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36页 |
·大力倡导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技术协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英文摘要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