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工劳动性的人文意义--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手工劳动的自然属性 | 第7-10页 |
一.劳动的意义 | 第7-9页 |
1.劳动于人的意义 | 第7页 |
2.劳动与生命在自然中的循环 | 第7-8页 |
3.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8-9页 |
二.手工的作用 | 第9-10页 |
1.以手代心,由手造物 | 第9-10页 |
2.手与物的关系 | 第10页 |
第二章 手工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意义 | 第10-16页 |
一.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对艺术的思考 | 第10-11页 |
二.艺术作品中手工性的重要作用 | 第11-16页 |
1.艺术品的手工劳动性的特点 | 第11-13页 |
(1) 独一无二性 | 第11页 |
(2) 触觉感受 | 第11页 |
(3) 随意与偶然性 | 第11-12页 |
(4) 追求极限 | 第12-13页 |
2.当代艺术作品的手工技术与观念的转换 | 第13-14页 |
3.艺术的手工劳动过程的意义 | 第14页 |
4.手工性要素在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中的根本差别 | 第14-16页 |
第三章 艺术的劳动精神 | 第16-19页 |
一.中国的传统哲学对生活的启示 | 第16-17页 |
二.手工劳动性独特的叙事性意义 | 第17-19页 |
第四章 艺术的手工劳动性使艺术回归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19-22页 |
一.当下社会的精神缺失危机 | 第19页 |
二.从美学上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第19-20页 |
1.自然与人的共生 | 第19-20页 |
2.自然美与人的自由 | 第20页 |
三.人文气质的回归 | 第20-2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22-23页 |
致谢 | 第23-24页 |
参考书目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