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绩效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货币政策绩效相关理论回顾 | 第13-20页 |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界定 | 第13-14页 |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 第14-15页 |
·影响货币政策绩效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货币政策绩效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货币政策独立性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总结和启示 | 第23-25页 |
3. 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分析 | 第25-39页 |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 第25-27页 |
·变量选取 | 第25页 |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25-26页 |
·协整检验 | 第26-27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27页 |
·冲销操作实证分析 | 第27-36页 |
·变量选取 | 第29-31页 |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31页 |
·VAR模型滞后期确定 | 第31-32页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2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2-34页 |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分析 | 第34-36页 |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因素 | 第36-39页 |
·汇改后汇率弹性较小 | 第36-37页 |
·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 第37-38页 |
·冲销操作效果不明显 | 第38-39页 |
4. 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39-50页 |
·变量选取和处理 | 第39-40页 |
·变量选取 | 第39-40页 |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40页 |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目标的传导有效性分析 | 第40-43页 |
·VAR模型滞后期确定 | 第40-41页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41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1-42页 |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 第42-43页 |
·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传导有效性的分析结论 | 第43页 |
·货币政策对物价稳定目标的传导有效性分析 | 第43-46页 |
·VAR模型滞后期确定 | 第43页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43-44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4页 |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 第44-45页 |
·我国货币政策对物价稳定传导有效性的结论分析 | 第45-46页 |
·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传导有效性分析 | 第46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6页 |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 | 第46-47页 |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我国的实践 | 第47-48页 |
·货币传导渠道 | 第47页 |
·信贷传导渠道 | 第47-48页 |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 第48-50页 |
·国有商业银行现有模式的制约 | 第48页 |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制约 | 第48页 |
·最终目标经济主体的制约 | 第48-49页 |
·高额外汇储备的制约 | 第49-50页 |
5 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 | 第50-52页 |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建议 | 第50-51页 |
·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