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7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3-16页 |
·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4页 |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 第29-47页 |
·技术进步与创新理论 | 第29-35页 |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进步论 | 第29-30页 |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30-34页 |
·其它科技进步理论 | 第34-35页 |
·资源配置理论 | 第35-39页 |
·资源及资源配置的概念 | 第35-36页 |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 第36页 |
·资源配置的调整方法 | 第36-37页 |
·资源配置的效率 | 第37-39页 |
·高等教育资源理论 | 第39-41页 |
·新经济增长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41-46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 | 第41-42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相关模型 | 第42-43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 第43-44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要点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 | 第47-68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要素 | 第47-52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含义与属性分析 | 第47-48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的基本要素 | 第48-52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形成过程 | 第52-55页 |
·支撑保障性高等教育科技资源要素子系统 | 第52-53页 |
·效能功用性高等教育科技资源要素子系统 | 第53-54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 | 第54-55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的目标体系 | 第55-57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分析 | 第57-59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结构 | 第57-58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特征 | 第58-59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59-65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主体运行机制分析 | 第60-61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动力机制分析 | 第61-65页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环境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比较研究 | 第68-82页 |
·美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 第68-74页 |
·美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管理模式 | 第68-69页 |
·美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 | 第69-71页 |
·美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 | 第71-74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 第74-80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管理模式 | 第74-75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 | 第75-77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 | 第77-80页 |
·现阶段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特点评述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第82-108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 第82-91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的目的 | 第82-83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的内容 | 第83-87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87-88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第88-91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方法和步骤 | 第91-95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方法 | 第91-94页 |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步骤 | 第94-95页 |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模型 | 第95-107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评价模型 | 第95-99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质量效益评价模型 | 第99-100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规模收益评价模型 | 第100-105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益评价模型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6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评价分析 | 第108-146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 第108-119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 第108-113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现状 | 第113-115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物力资源配置现状 | 第115-117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活动及其成果现状 | 第117-119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评价 | 第119-140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评价 | 第120-124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质量效益评价 | 第124-128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规模收益评价 | 第128-135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益评价 | 第135-140页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评价结果分析 | 第140-145页 |
·诱致性制度创新能力低 | 第140-141页 |
·资源配置质量效益低 | 第141页 |
·资源配置规模差异大 | 第141-142页 |
·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 第142页 |
·管理体制滞后与资源浪费并存 | 第142-144页 |
·资源配置机制不灵活 | 第14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7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策研究 | 第146-164页 |
·建设有利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运行环境 | 第146-150页 |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高等教育科技的统筹管理 | 第146-148页 |
·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服务体系 | 第148-150页 |
·建立以高校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第150页 |
·完善有利于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内部运行机制 | 第150-157页 |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合理配置高校人力资源 | 第150-153页 |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第153-156页 |
·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市场运行机制 | 第156-157页 |
·优化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目标体系 | 第157-163页 |
·挖掘高等教育科技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率 | 第157-160页 |
·以质量为根本,加强规划部署,整合高校科技资源 | 第160-162页 |
·适度增加高等教育科技资源投入规模 | 第162页 |
·加强基础研究,优化配置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162-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结论 | 第164-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4-175页 |
致谢 | 第175-176页 |
个人工作简历 | 第176页 |
个人学习简历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