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与化学法结合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化学镀镍 | 第10-11页 |
·镀液的组成及成份 | 第11页 |
·化学镀镍的优点及广泛应用 | 第11-13页 |
·化学镀镍老化液处理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化学镀镍老化液回收的研究概况 | 第14-24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4-16页 |
·电渗析法 | 第16-17页 |
·电解法 | 第17-18页 |
·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18-19页 |
·氧化还原法 | 第19-20页 |
·间歇取液法 | 第20页 |
·吸附法 | 第20-21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21页 |
·冷冻法 | 第21页 |
·资源利用 | 第21-22页 |
·综合法 | 第22-24页 |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实验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案 | 第26-35页 |
·实验条件 | 第26-27页 |
·化学镀镍老化液成分 | 第26页 |
·离子交换膜 | 第26-27页 |
·离子交换树脂 | 第27页 |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30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电渗析实验设备 | 第28-30页 |
·膜电解实验设备 | 第30页 |
·结果检测和分析方法 | 第30-35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指示剂的配制 | 第31-32页 |
·化学镀镍溶液成分分析 | 第32-35页 |
3 电渗析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原理 | 第35-37页 |
·电渗析分离原理 | 第35-36页 |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机理 | 第36-37页 |
·操作参数的研究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时间对离子去除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电流密度对离子去除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值对离子去除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物料流速对离子去除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温度对离子去除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电渗析法处理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分离结果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钙、镁盐与络合剂沉淀关系的研究 | 第45-50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原理 | 第46页 |
·溶度积常数 | 第46页 |
·沉淀法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原理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氧化钙去除电渗析处理后的浓缩室中亚磷酸盐 | 第47-48页 |
·柠檬酸钙的溶度积 | 第48页 |
·甘氨酸钙和乳酸钙 | 第48页 |
·镁盐与六种络合剂的沉淀关系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膜电解回收次磷酸盐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原理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时间对次磷酸盐回收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电流密度对次磷酸盐回收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pH值对次磷酸盐回收性能的影响 | 第55页 |
·中间室物料流速对次磷酸盐回收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温度对次磷酸盐回收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优化实验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离子交换树脂除钙 | 第60-66页 |
·引言 | 第60页 |
·实验原理 | 第60-62页 |
·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金属离子的机理分析 | 第60-61页 |
·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机理分析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65页 |
·静态吸附容量测试 | 第63页 |
·pH值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流速对树脂流出曲线的影响 | 第64-65页 |
·树脂的解析(静态) | 第65页 |
·树脂经济核算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