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组装与表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第9-16页 |
·基于金属中心种类分类 | 第9-13页 |
·基于配位聚合物材料功能分类 | 第13-16页 |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6-18页 |
·水热或溶剂热法 | 第16-17页 |
·微波法 | 第17页 |
·常规溶液法 | 第17页 |
·缓慢扩散法 | 第17-18页 |
·离子热法 | 第18页 |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开放框架配位聚合物的组装与表征 | 第20-33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实验装置 | 第21-22页 |
·实验过程 | 第22页 |
·化合物1-2的单晶衍射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化合物1的表征 | 第23-27页 |
·化合物l的结构特征与描述 | 第23-26页 |
·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化合物2的表征 | 第27-31页 |
·化合物2的结构特征与描述 | 第27-30页 |
·化合物2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化合物2的热稳定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3 稀土-过渡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组装与表征 | 第33-45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实验原料 | 第34-35页 |
·实验装置 | 第35页 |
·实验过程 | 第35页 |
·化合物3的单晶衍射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化合物3的表征 | 第36-43页 |
·化合物3的结构特征与描述 | 第36-40页 |
·化合物3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化合物3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1页 |
·化合物3的光致发光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化合物3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录A 相关化合物主要键长和键角数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