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士人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中的“士人形象”与社会期待 | 第12-21页 |
·士人的源起与发展 | 第12-14页 |
·社会对士人的关注与角色期待 | 第14-15页 |
·士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 第15-21页 |
·辅助君王 | 第16-18页 |
·出谋划策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三国演义》中的正统之争和时局选择 | 第21-25页 |
·传统士人精神在《三国演义》中的消解与变异 | 第21-22页 |
·三国士人所面对的现实 | 第22-23页 |
·士人所处的社会背景 | 第22页 |
·士人所面对的政治环境 | 第22-23页 |
·背负传统道义下的士人的艰难抉择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形形色色的三国士人形象 | 第25-45页 |
·颇受争议的王侯之士 | 第25-29页 |
·足智多谋的忠诚之士 | 第29-34页 |
·桀骜不驯的狂妄之士 | 第34-40页 |
·视死如归的斗士──弥衡 | 第34-36页 |
·恃才放旷的文士──杨修 | 第36-37页 |
·刚正不阿的狂士──庞统 | 第37-40页 |
·悠然自得的隐逸之士 | 第40-42页 |
·隐逸以待天时明主 | 第40-41页 |
·隐居以求独善其身 | 第41页 |
·避世以求洁身自好 | 第41-42页 |
·朝秦暮楚的势利之士 | 第42-45页 |
第五章 《三国演义》对士人形象的塑造 | 第45-52页 |
·对话语言与士人形象的塑造 | 第45-46页 |
·诗词评语与士人形象的塑造 | 第46-48页 |
·故事虚构与士人形象的塑造 | 第48-50页 |
·移花接木类 | 第48-49页 |
·改写扩展类 | 第49-50页 |
·杜撰虚构类 | 第50页 |
·烘托反衬与塑造士人的形象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