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 ·选题的意图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 第2章 “网络裸聊”行为概述 | 第11-16页 |
| ·“网络裸聊”行为的概念 | 第11-12页 |
| ·现有的表述 | 第11-12页 |
| ·本文的表述 | 第12页 |
| ·“网络裸聊”行为的特征 | 第12-14页 |
| ·行为的虚拟性 | 第13页 |
| ·行为的互动性 | 第13页 |
| ·行为的表演性 | 第13-14页 |
| ·“网络裸聊”行为的类型 | 第14-16页 |
| ·点对点式裸聊 | 第14页 |
| ·点对面式裸聊 | 第14-15页 |
| ·群体式裸聊 | 第15-16页 |
| 第3章 “网络裸聊”行为定性的理论观点及争议的原因 | 第16-31页 |
| ·有罪说及其理由 | 第16-19页 |
| ·传播淫秽物品罪说 | 第16-17页 |
| ·聚众淫乱罪说 | 第17-18页 |
| ·组织淫秽表演罪说 | 第18-19页 |
| ·无罪说及其理由 | 第19-25页 |
| ·裸聊是一种性的自由表达 | 第19页 |
| ·“网络裸聊”行为没有侵犯法益 | 第19-21页 |
| ·将裸聊定罪有违刑法谦抑性原则 | 第21-22页 |
| ·对“网络裸聊”行为定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 第22-25页 |
| ·对上述观点的评析 | 第25-27页 |
| ·将裸聊定罪并不侵犯性自由 | 第25-26页 |
| ·裸聊侵犯了法益 | 第26页 |
| ·将部分裸聊行为定罪没有违反刑法的谦抑性 | 第26-27页 |
| ·将部分裸聊行为定罪没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 第27页 |
| ·争议的原因 | 第27-31页 |
| ·立法层面的原因 | 第28页 |
| ·理论层面的原因 | 第28-29页 |
| ·事实层面的原因 | 第29页 |
| ·社会层面的原因 | 第29-31页 |
| 第4章 “网络裸聊”行为性质的确认及其展开 | 第31-34页 |
| ·“网络裸聊”行为性质的确定 | 第31页 |
| ·“网络裸聊”行为定性的具体展开 | 第31-34页 |
| ·点对点式裸聊的定性 | 第31-32页 |
| ·点对面式裸聊 | 第32-33页 |
| ·群体式裸聊 | 第33-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附录A:相关“网络裸聊”行为的案例 | 第38-40页 |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