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与传播--李达哲学思想研究的新视角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导论 | 第8-14页 |
| 第一章 解释学视域中的李达哲学思想特点 | 第14-26页 |
| ·解释学与中国解释学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解释与解释学 | 第14-16页 |
| ·中国解释学研究及现状 | 第16-19页 |
| ·解释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19-21页 |
| ·解释学视域下的李达哲学思想特点 | 第21-26页 |
| 第二章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与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26-40页 |
| ·对唯物史观的解读与传播 | 第26-30页 |
| ·唯物史观早期表述及中国风格 | 第26-29页 |
| ·对唯物史观中社会和谐思想的挖掘 | 第29页 |
| ·关于“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初表述 | 第29-30页 |
| ·对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解读与传播 | 第30-35页 |
| ·唯物论的实践解读 | 第30-33页 |
|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 第33-34页 |
|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的传播 | 第34-35页 |
| ·对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众化的贡献 | 第35-40页 |
| ·解放初李达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 | 第35-37页 |
| ·《〈实践论〉解说》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通俗化 | 第37-38页 |
| ·《〈矛盾论〉解说》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普及与运用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李达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 第40-49页 |
|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 | 第40-46页 |
| ·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现实理论依据 | 第40-41页 |
| ·在论战中成长的发展理念 | 第41-42页 |
| ·“星火燎原式“的理论传播 | 第42-44页 |
| ·唯实唯物的观点 | 第44页 |
| ·反思与清算的哲学批判精神 | 第44-46页 |
|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46-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