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核能及乏燃料后处理 | 第11-13页 |
1.2 酰胺类萃取剂在核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 第13-24页 |
1.2.1 单酰胺类萃取剂 | 第15-17页 |
1.2.2 二酰胺类萃取剂 | 第17-20页 |
1.2.3 荚醚类酰胺类萃取剂 | 第20-2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对称 4-氧代庚二酰胺的合成、表征及其对U(Ⅵ)和Th(Ⅳ)的萃取研究 | 第26-45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2.4 对称 4-氧代庚二酰胺的合成 | 第28-30页 |
2.5 对称 4-氧代庚二酰胺化合物结构的表征 | 第30-31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31-43页 |
2.6.1 不同稀释剂对OHA萃取U(Ⅵ)性能的研究 | 第31-32页 |
2.6.2 OHA结构对萃取U(Ⅵ)性能研究 | 第32-34页 |
2.6.3 OHA萃取Th(Ⅳ)行为研究 | 第34页 |
2.6.4 硝酸钠对U(Ⅵ)萃取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2.6.5 萃取反应方程式的确立 | 第36-38页 |
2.6.6 TBOHA在稀释剂[C_4mim][NTf_2]中对U(Ⅵ)的萃取机理研究 | 第38-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非对称 4-氧代庚二酰胺的合成、表征及其对Eu(Ⅲ)的萃取研究 | 第45-67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4 非对称 4-氧代庚二酰胺的合成 | 第48-49页 |
3.5 非对称 4-氧代庚二酰胺化合物结构的表征 | 第49页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65页 |
3.6.1 水相pH对萃取的影响 | 第49-50页 |
3.6.2 离子液体结构对萃取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3 Eu(Ⅲ),Th(Ⅳ)和U(Ⅵ)竞争性萃取研究 | 第51-53页 |
3.6.4 萃取机理研究 | 第53-60页 |
3.6.5 热力学研究 | 第60-61页 |
3.6.6 反萃研究 | 第61-62页 |
3.6.7 铕固体配合物表征 | 第62-6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Bisdiglycolamides萃取剂的合成、表征以及对萃取硝酸介质中的Th(Ⅳ)的萃取研究 | 第67-86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实验试剂 | 第6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4.4 BisDGA萃取剂的合成 | 第69-71页 |
4.5 BisDGA萃取剂的表征 | 第71-73页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84页 |
4.6.1 动力学研究 | 第73-74页 |
4.6.2 稀释剂对Th(Ⅳ)分配比的影响 | 第74-75页 |
4.6.3 萃取剂结构对Th(Ⅳ)分配比的影响 | 第75-76页 |
4.6.4 Th(Ⅳ)、Eu(Ⅲ)和U(Ⅵ)竞争性萃取研究 | 第76-77页 |
4.6.5 萃取机理研究 | 第77-81页 |
4.6.6 热力学研究 | 第81-82页 |
4.6.7 反萃研究 | 第82-8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工作总结 | 第86-87页 |
研究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8页 |
附录 | 第98-12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