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植物遗传资源专利保护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农民权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对现有制度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背景知识介绍 | 第15-23页 |
·植物遗传资源的定义 | 第15页 |
·植物遗传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我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状况 | 第16-17页 |
·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冲突产生的具体表现 | 第17-19页 |
·遗传资源提供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18页 |
·遗传资源提供者与跨国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18页 |
·遗传资源提供者与所在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18-19页 |
·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冲突与分享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冲突产生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分享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第3章 植物遗传资源专利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安排 | 第23-33页 |
·国际上有关植物遗传资源专利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安排 | 第23-28页 |
·国际上有关植物遗传资源专利保护的国际制度安排 | 第23-24页 |
·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 | 第24-27页 |
·“农民权”保护的国际制度 | 第27-28页 |
·国内植物遗传资源专利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安排 | 第28-30页 |
·植物遗传资源专利保护的国内制度 | 第28页 |
·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利益分享的国内制度 | 第28-29页 |
·“农民权”保护的国内制度 | 第29-30页 |
·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和国内的制度缺陷 | 第30-33页 |
·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制度缺陷 | 第30-31页 |
·植物遗传资源国内制度缺陷 | 第31-33页 |
第4章 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模型分析 | 第33-45页 |
·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冲突的博弈分析 | 第33-39页 |
·假设条件 | 第33-34页 |
·支付分析 | 第34-38页 |
·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冲突的博弈分析结论 | 第38-39页 |
·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分享的模型分析 | 第39-41页 |
·博弈模型的假设 | 第39页 |
·各参与人的战略选择及收益分析 | 第39-40页 |
·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分享博弈分析结论 | 第40-41页 |
·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相关制度分析 | 第41-45页 |
·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相关制度的博弈分析 | 第41-43页 |
·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相关制度的产权理论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及惠益分享的对策 | 第45-49页 |
·通过多边模式保证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益分享 | 第45-46页 |
·联合各方力量,积极促进和参与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 | 第45页 |
·充分认识我国的双重身份,制订制度做到公平合理 | 第45-46页 |
·通过双边模式保证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益分享 | 第46页 |
·构建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机制 | 第46页 |
·建立社会参与的“协议保护”模式 | 第46页 |
·通过单边模式保证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益分享 | 第46-49页 |
·完善现有法律制度 | 第46-47页 |
·设立专门机构系统管理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益分享 | 第47页 |
·建立预警及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加强对植物遗传资源统筹管理和合理利用 | 第48页 |
·加强植物遗传资源科研工作和宣传普及工作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9-50页 |
·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冲突与分享的结论分析 | 第4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