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理论在中国北方岩溶泉研究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4-22页 |
·岩溶地下水系统 | 第14页 |
·岩溶地下水系统定义 | 第14页 |
·岩溶地下水系统特点 | 第14页 |
·我国岩溶水资源 | 第14-16页 |
·我国岩溶地下水分布 | 第14-15页 |
·我国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 第15页 |
·我国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气候因素 | 第16-17页 |
·人类活动 | 第17页 |
·国内外对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2-27页 |
·灰色系统的概念 | 第22页 |
·灰色系统 GM(1,1)模型 | 第22-23页 |
·灰色系统理论在岩溶含水层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岩溶含水层特征 | 第23-24页 |
·灰色系统GM(1,1)泉水流量分解模型 | 第24-25页 |
·水平衡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娘子关泉概述 | 第27-29页 |
·娘子关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页 |
·娘子关泉域降水量和泉水流量 | 第27-28页 |
·娘子关泉域边界范围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娘子关泉域灰色系统模型 | 第29-35页 |
·娘子关泉域的灰色系统特征 | 第29页 |
·娘子关泉域的分时段特征 | 第29-31页 |
·自然平衡状态阶段(1957-1978年) | 第29-30页 |
·人类活动影响阶段(1979-2006年) | 第30-31页 |
·娘子关泉流量的计算与模拟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娘子关泉流量衰减分析及保护对策 | 第35-39页 |
·泉流量衰减分析 | 第35-37页 |
·气候变化分析 | 第35页 |
·人类活动分析 | 第35-37页 |
·娘子关岩溶地下水保护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