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混凝土桥梁温度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混凝土桥梁温度场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混凝土桥梁温度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16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混凝土Π梁斜拉桥温度场的测试方案与实测结果分析 | 第18-37页 |
·温度荷载概述 | 第18-20页 |
·温度荷载的形成 | 第18-19页 |
·温度荷载的分类及特点 | 第19-20页 |
·工程背景简介 | 第20-21页 |
·Π型梁温度场的测试 | 第21-32页 |
·温度测试元件的布置 | 第21-22页 |
·Π型梁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 第22-31页 |
·Π型梁顶板与梁肋温度分析比较 | 第31-32页 |
·斜拉索温度场的测试 | 第32-35页 |
·斜拉索的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斜拉索与梁肋温差分析 | 第33-35页 |
·混凝土Π型梁斜拉桥各构件季节温度比较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混凝土Π型梁温度场的仿真分析及温度梯度确定 | 第37-61页 |
·温度场求解理论 | 第37-45页 |
·热力学经典理论 | 第37-40页 |
·变分法求解理论 | 第40-41页 |
·有限元计算理论 | 第41-45页 |
·ANSYS 建模计算 | 第45-55页 |
·ANSYS 简介 | 第45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45-48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施加温度荷载 | 第49-50页 |
·求解 | 第50-51页 |
·平面温度场的计算结果 | 第51-54页 |
·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温度梯度的拟定 | 第55-56页 |
·国内外设计标准中有关温度梯度的规定 | 第56-59页 |
·各国规范温度梯度对比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鄱阳湖大桥的温度效应分析 | 第61-80页 |
·混凝土梁温度应力计算原理 | 第61-64页 |
·混凝土梁温度应力计算假定 | 第61-62页 |
·混凝土梁纵向内约束应力 | 第62-63页 |
·混凝土梁纵向外约束应力 | 第63-64页 |
·斜拉桥温度效应计算 | 第64-79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仿真模型的修正 | 第65-66页 |
·系统温度效应分析 | 第66-69页 |
·主梁温度梯度效应分析 | 第69-71页 |
·索梁温差效应分析 | 第71-73页 |
·索塔温度梯度效应分析 | 第73-74页 |
·中跨合龙前后温度效应比较 | 第74-77页 |
·本文所拟温度梯度与按英国规范取值的梯度效应比较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混凝土Π型梁梁肋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研究 | 第80-105页 |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述 | 第80-83页 |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 第80页 |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 第80-81页 |
·大体积混凝土的病害 | 第81-83页 |
·水化热温度实测结果分析 | 第83-90页 |
·鄱阳湖大桥主梁水化热实测结果 | 第83-85页 |
·贵州大乌江特大桥承台水化热实测结果 | 第85-90页 |
·冬夏季施工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比较 | 第90页 |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工程算法 | 第90-94页 |
·材料热性能参数选取 | 第90页 |
·水泥水化热 | 第90-91页 |
·混凝土绝热温升 | 第91页 |
·最高温度的计算 | 第91-92页 |
·表面温度的计算 | 第92-93页 |
·内外温差的计算 | 第93页 |
·经验公式计算结果 | 第93-94页 |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数值计算 | 第94-98页 |
·冷凝管的热性能参数选取 | 第94-9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95-96页 |
·边界条件 | 第96页 |
·结果分析 | 第96-97页 |
·结果对比 | 第97-98页 |
·水化热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98-100页 |
·水泥品种与用量 | 第98-99页 |
·边界条件 | 第99-100页 |
·冷却管内的水温 | 第100页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 第100-103页 |
·设计构造措施 | 第100-101页 |
·原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 | 第101-102页 |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附录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