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豆荚类论文--蚕豆论文

蚕豆土著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第11-20页
        1.1.1 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规律第11-12页
        1.1.2 微生物群落特点第12-13页
        1.1.3 微生物群落功能第13-14页
        1.1.4 微生物群落中的共存第14页
        1.1.5 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子第14-15页
        1.1.6 微生物群落中的系统发育第15页
        1.1.7 植物微生物群落第15-17页
        1.1.8 微生物群落形成机制第17-20页
    1.2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共生第20-25页
        1.2.1 共生基因和根瘤菌共生第20-22页
        1.2.2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第22-25页
    1.3 根瘤菌NodD蛋白第25-27页
    1.4 rpoB基因和分类第27-28页
    1.5 我国蚕豆及其根瘤菌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1-41页
    2.1 样品采集第31-32页
    2.2 蚕豆根瘤菌分离、纯化及保存第32页
    2.3 GUTC法提取蚕豆根瘤菌DNA第32-33页
    2.4 BOX-PCR指纹图谱分析第33页
    2.5 nodD基因扩增第33-34页
    2.6 rpoB基因扩增第34-35页
    2.7 根瘤菌占瘤率实验第35-36页
    2.8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第36页
    2.9 土壤DNA提取第36-37页
    2.10 土壤rpoB基因扩增第37页
    2.11 土壤nodD基因扩增第37-38页
    2.12 土壤16S rRNA基因扩增第38页
    2.13 根瘤菌土壤适应性试验第38-39页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9-41页
        2.14.1 序列处理第39-40页
        2.14.2 统计分析第40-41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78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蚕豆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第41-52页
        3.2.1 来自蚕豆根瘤的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第41-46页
        3.2.2 来自蚕豆根瘤的根瘤菌nodD型的生物地理分布第46-49页
        3.2.3 来自根圈的蚕豆根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第49-51页
        3.2.4 来自根圈的蚕豆根瘤菌nodD型的生物地理分布第51-52页
    3.3 蚕豆根圈及其微生物第52-66页
        3.3.1 土壤理化性质第52-56页
        3.3.2 基于16S rRNA基因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第56-62页
        3.3.3 基于rpoB基因的蚕豆根圈根瘤菌群落分析第62-66页
    3.4 蚕豆根瘤菌生物地理分布机制的研究第66-76页
        3.4.1 土壤对蚕豆根瘤菌的影响第66-71页
        3.4.2 蚕豆品种对蚕豆根瘤菌的选择第71-76页
    3.5 讨论第76-7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8-79页
    结论第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1页
致谢第91-92页
个人简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FA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基因组分析及磷酸化对磷蛋白功能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