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梁端翼缘侧板加强式和扩翼式节点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钢框架梁柱连接的研究 | 第12-18页 |
·传统钢框架梁柱焊接连接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因 | 第12-13页 |
·震后钢结构设计的对策 | 第13-14页 |
·加强型节点的连接形式 | 第14-17页 |
·削弱型节点的连接形式 | 第17-18页 |
·梁端扩大型梁柱节点连接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1-23页 |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试件设计 | 第24-46页 |
·试验目的及内容 | 第24页 |
·试件的初步设计 | 第24-25页 |
·节点试件的选取 | 第24-25页 |
·试件数量的确定及结构试验对试件设计的要求 | 第25页 |
·试件初步设计的规范及规程依据 | 第25-36页 |
·规范及规程对梁柱连接的计算规定 | 第25-31页 |
·日本规范对翼缘侧板宽度的计算公式推导 | 第31-33页 |
·美国规范对扩翼式节点翼缘宽度的计算公式推导 | 第33-35页 |
·梁端翼缘侧板加强式及扩翼式节点的设计步骤 | 第35-36页 |
·本文的试件设计 | 第36-40页 |
·试件描述 | 第40-42页 |
·节点细部构造 | 第40页 |
·节点细部尺寸 | 第40-42页 |
·试验前试件各板件尺寸的实测值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6页 |
第3章 梁端扩大型梁柱节点的循环荷载试验研究 | 第46-66页 |
·材性试验 | 第46-48页 |
·拟静力试验及其机理 | 第48页 |
·观测设计 | 第48-51页 |
·观测内容的确定 | 第48-49页 |
·观测点的选择与布置 | 第49-50页 |
·量测仪器及量测方法 | 第50-51页 |
·量测仪器的选择 | 第51页 |
·试验装置 | 第51-53页 |
·加载制度 | 第53-56页 |
·试验现象 | 第56-65页 |
·普通栓焊梁柱节点(NFS) | 第56-57页 |
·梁端翼缘侧板加强式节点(SPS-1) | 第57-58页 |
·梁端翼缘侧板加强式节点(SPS-2) | 第58-60页 |
·扩翼式节点(WFS-1) | 第60-62页 |
·扩翼式节点(WFS-2) | 第62-64页 |
·试件试验破坏现象综述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试验数据分析 | 第66-88页 |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第66-71页 |
·梁端弯矩-转角滞回曲线 | 第71-72页 |
·骨架曲线 | 第72-74页 |
·梁柱节点承载力分析 | 第74-77页 |
·承载力试验值 | 第74页 |
·承载力理论值 | 第74-77页 |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第77-78页 |
·变形性能 | 第78-80页 |
·梁段塑性转角和总转角 | 第78-79页 |
·延性系数 | 第79-80页 |
·应变分析 | 第80-86页 |
·梁上翼缘梁长方向应变分析 | 第80-84页 |
·梁上翼缘宽度方向应变分析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8-93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梁端扩大型梁柱连接节点的设计步骤 | 第89-92页 |
·展望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