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34页 |
·微纳米核壳结构复合粒子概述 | 第13-24页 |
·微纳米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定义 | 第13-14页 |
·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特点及应用 | 第14-18页 |
·改善核体材料性能 | 第14-15页 |
·改善壳体材料的性能 | 第15-16页 |
·增强核壳材料的协同效能 | 第16-18页 |
·微纳米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18-23页 |
·机械化学法 | 第19-20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21页 |
·共沉积法 | 第21页 |
·化学镀法 | 第21-22页 |
·乳液聚合法 | 第22-23页 |
·层层自组装法 | 第23页 |
·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发展前景 | 第23-24页 |
·中空结构粒子概述 | 第24-31页 |
·中空结构粒子的定义及特性 | 第24-25页 |
·中空结构粒子的应用 | 第25-28页 |
·中空结构粒子在催化领域应用 | 第25页 |
·中空结构粒子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第25-26页 |
·中空结构粒子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 | 第26-27页 |
·中空结构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27页 |
·中空结构粒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7-28页 |
·中空结构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28-30页 |
·模板法 | 第28-30页 |
·非模板法 | 第30页 |
·中空结构粒子的发展前景 | 第30-31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研究背景 | 第31页 |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聚合微球的制备 | 第32页 |
·聚合物/金属核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2页 |
·中空结构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2-34页 |
2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60页 |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6页 |
·实验药品 | 第34-35页 |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35-36页 |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 第36-52页 |
·实验过程 | 第36-37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7页 |
·分散聚合法制备PS微球 | 第37-43页 |
·单体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稳定剂用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醇水比的影响 | 第42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分散聚合法制备P(St-MMA)微球 | 第43-50页 |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44页 |
·总单体浓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7页 |
·稳定剂用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醇水比的影响 | 第48-49页 |
·单体投料比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最佳实验配方 | 第50-52页 |
·微米级单分散PS微球 | 第50-51页 |
·微米级P(St-MMA)微球 | 第51-52页 |
·种子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 第52-59页 |
·实验过程 | 第5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3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3页 |
·种子聚合法制备交联PS微球 | 第53-58页 |
·单体浓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溶胀时间的影响 | 第55-56页 |
·溶胀剂种类的影响 | 第56页 |
·溶胀剂用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单体配比的影响 | 第57页 |
·超声功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最佳实验配方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3 聚合物/金属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0-96页 |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药品 | 第61页 |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61-62页 |
·敏化-活化预处理法制备聚合物/金属复合微球 | 第62-81页 |
·实验过程 | 第63-64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63-64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4页 |
·PS微球粗化处理 | 第64-66页 |
·PS微球敏化-活化预处理 | 第66页 |
·化学镀镍机理分析 | 第66-68页 |
·化学镀镍影响因素分析 | 第68-74页 |
·敏化活化法制备聚合物/金属复合微球的性能研究 | 第74-81页 |
·聚合物/纳米Ni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74-78页 |
·聚合物/金属(Ni-Au)复合微球的导电性能研究 | 第78-81页 |
·直接活化法制备聚合物/金属复合微球 | 第81-94页 |
·实验过程 | 第82-85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8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82-85页 |
·活化过程机理分析 | 第85-86页 |
·直接活化法制备聚合物/金属复合微球的性能研究 | 第86-94页 |
·聚合物/纳米Pd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86-91页 |
·聚合物/Ni复合微球的磁性能研究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4 中空结构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96-117页 |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96-97页 |
·实验试剂 | 第96-97页 |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97页 |
·聚合物模板法制备中空结构Ni粒子 | 第97-100页 |
·煅烧聚合物模板法制备中空Ni粒子 | 第98-9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99页 |
·溶剂溶解聚合物模板法制备中空Ni粒子 | 第99-100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0页 |
·氢氧化物模板法制备中空(Ni-B、Ni-P、Co-B)粒子 | 第100-112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101-103页 |
·影响因素讨论 | 第103-108页 |
·影响模板的因素分析 | 第103-106页 |
·影响中空结构形成的因素分析 | 第106-108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108-112页 |
·Ni-B中空粒子的表征 | 第108-109页 |
·Ni-P中空粒子的表征 | 第109-110页 |
·Co-B中空粒子的表征 | 第110-112页 |
·中空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112-115页 |
·中空Ni-B粒子对AP热分解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中空Ni-P粒子对AP热分解的影响 | 第113页 |
·中空Co-B粒子对AP热分解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中空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机理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5 全文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 第117-119页 |
·全文结论 | 第117-118页 |
·全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8页 |
作者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其它工作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