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7页 |
·炮用伺服系统各种电机的比较 | 第7-8页 |
·电机控制策略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8-9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的发展 | 第9-10页 |
·控制芯片的发展 | 第10页 |
·设计基本思想及创新点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2-18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概述 | 第12页 |
·坐标变换 | 第12-13页 |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3-17页 |
·永磁同步电机A-B-C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13-15页 |
·永磁同步电机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 第18-38页 |
·空间矢量控制系统 | 第18-19页 |
·矢量控制原理 | 第18-19页 |
·电流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 | 第19-27页 |
·电流环 PI综合设计 | 第20-24页 |
·速度环 PI综合设计 | 第24-26页 |
·PI参数设计小结 | 第26-27页 |
·耦合状态下的PI参数优化设计 | 第27-30页 |
·最优控制的概念 | 第28页 |
·建模优化 | 第28-30页 |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块的建立 | 第30-35页 |
·坐标变换模块 | 第30-31页 |
·SVPWM模块 | 第31-33页 |
·逆变器模块 | 第33-34页 |
·永磁同步电机模块 | 第34-35页 |
·仿真研究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神经网络逆控制 | 第38-55页 |
·逆系统线性化解耦原理 | 第38-39页 |
·逆系统基本概念 | 第38-39页 |
·系统的可逆性判别 | 第39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39-40页 |
·永磁同步电机逆系统解耦控制 | 第40-54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分析 | 第40-41页 |
·永磁同步电机可逆性分析 | 第41-42页 |
·神经网络结构 | 第42-43页 |
·神经网络逆系统建模 | 第43页 |
·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43-49页 |
·对永磁同步电机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改进 | 第49-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永磁同步电机的半实物仿真实验 | 第55-61页 |
·半实物仿真的硬件系统 | 第55-56页 |
·SEED-DPS2812M特点 | 第55页 |
·SEED-DPS2812M性能 | 第55-56页 |
·半实物仿真的软件系统 | 第56-57页 |
·半实物仿真的实现 | 第57-60页 |
·本章总结 | 第60-61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