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硫化物生物转化为单质硫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背景第7-14页
     ·硫化物的产生与危害第7-8页
     ·含硫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第8-10页
     ·微生物法去除水中的硫化物第10-13页
     ·含硫化物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13-14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4-15页
     ·课题来源第14页
     ·主要研究目的第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硫化物氧化细菌的分离、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5-25页
   ·前言第15页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主要仪器第15页
     ·菌株的分离第15-16页
     ·菌株的形态观察第16-19页
   ·结果与讨论第19-24页
     ·菌株的形态观察第19-20页
     ·生理生化实验第20-21页
     ·菌株TL-1 DNA 的提取和PCR 扩增第21页
     ·产物片段的克隆、测序第21-22页
     ·TL-1 的同源性比较第22-23页
     ·菌株TL-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菌株TL-1 脱硫条件的优化研究第25-33页
   ·前言第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菌种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溶解氧对菌株TL-1 的影响第27-28页
     ·菌株TL-1 的生长曲线及生长过程中pH 的变化第28-29页
     ·盐度对菌株TL-1 生长的影响第29页
     ·温度对菌株TL-1 脱硫效果的影响第29-30页
     ·初始pH 对菌株TL-1 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硫化物浓度对菌株TL-1 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菌株TL-1 不同ORP 条件下生成单质硫的特性研究第33-39页
   ·前言第33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菌种第33页
     ·实验装置第33-34页
     ·试验用水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页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不同ORP 条件下的硫化物转化率第35-36页
     ·不同ORP 条件下单质硫颗粒的粒径变化第36-37页
     ·不同ORP 条件下单质硫颗粒沉降性的变化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0页
   ·结论第39页
   ·展望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敏化光降解条件下氯代酚的过氧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微囊藻毒素光降解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