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8-9页 |
·本文的目标 | 第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标准化信息管理现状 | 第11-17页 |
·标准化管理概述 | 第11-16页 |
·中国标准化管理概况 | 第11-13页 |
·国际标准化活动概况 | 第13-16页 |
·国内外标准化信息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第17-36页 |
·业务功能分析 | 第17-20页 |
·国家标准提案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 第18-19页 |
·国家标准计划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 第19页 |
·国家标准阶段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 第19页 |
·强制性标准通报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 第19-20页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专家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 第20页 |
·业务流程分析 | 第20-30页 |
·国家标准提案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第20-22页 |
·国家标准计划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第22-23页 |
·国家标准阶段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第23-25页 |
·强制性标准通报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第25-28页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专家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第28-30页 |
·系统体系架构分析 | 第30页 |
·系统模块分析 | 第30-33页 |
·系统数据库 | 第30页 |
·政务构件层 | 第30-31页 |
·支撑服务层 | 第31页 |
·业务过程编排层 | 第31-32页 |
·表现层 | 第32页 |
·政府服务总线(GSB) | 第32-33页 |
·安全体系 | 第33页 |
·业务标准和规范 | 第33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33-36页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NET数据结构体系 | 第33-34页 |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36-59页 |
·设计原则 | 第36页 |
·总体架构设计 | 第36-39页 |
·数据访问层设计 | 第37-38页 |
·业务逻辑层 | 第38-39页 |
·Web系统展示层 | 第39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39-42页 |
·系统功能梳理 | 第39-40页 |
·国家标准提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40页 |
·国家标准计划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40-41页 |
·国家标准阶段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41页 |
·强制性标准通报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41-42页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专家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42页 |
·界面设计 | 第42页 |
·标准化信息数据结构体系设计 | 第42-43页 |
·生产和交换格式 | 第42-43页 |
·目录记录和描述 | 第43页 |
·数据项 | 第43页 |
·标准化信息数据分类方法设计 | 第43-44页 |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 | 第43-44页 |
·ICS分类体系与类目设置 | 第44页 |
·ICS入类与扩类方法 | 第44页 |
·主要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4-56页 |
·设计准则 | 第44-45页 |
·国家标准提案数据结构设计 | 第45-47页 |
·国家标准计划数据结构设计 | 第47-52页 |
·国家标准数据结构设计 | 第52-54页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据结构设计 | 第54-56页 |
·安全系统设计 | 第56-59页 |
·安全保障系统的意义 | 第56-57页 |
·环境安全模块 | 第57页 |
·数据安全模块 | 第57页 |
·传输安全模块 | 第57-58页 |
·服务安全模块 | 第58页 |
·其他安全措施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建设 | 第59-77页 |
·系统配置 | 第59-60页 |
·数据库连接配置 | 第59-60页 |
·日志信息配置 | 第60页 |
·数据共享与交换配置 | 第60页 |
·系统权限配置 | 第60-64页 |
·权限流程控制 | 第60-62页 |
·权限控制设计 | 第62-64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64-74页 |
·国家标准提案管理系统功能 | 第64-66页 |
·国家标准计划管理系统功能 | 第66-68页 |
·国家标准阶段管理系统功能 | 第68-69页 |
·强制性标准通报管理系统功能 | 第69-71页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专家管理系统功能 | 第71-73页 |
·统计分析管理系统功能 | 第73-74页 |
·系统环境 | 第74-75页 |
·系统实施 | 第75页 |
·系统部署与测试 | 第75-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77页 |
·课题研究总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