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供应链知识共享模式及共享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11页
     ·知识型供应链的兴起第8-9页
     ·知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第9-10页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现状第1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课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2页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第12-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第15-25页
   ·供应链知识共享第15-20页
     ·供应链中的知识第15-16页
     ·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第16-17页
     ·供应链中的知识转移第17-18页
     ·供应链中的知识学习与吸收第18-19页
     ·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机制第19-20页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支持第20-22页
     ·价值链理论第20-21页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第21-22页
     ·资产专用性理论第22页
   ·供应链知识共享及转移的理论基础第22-25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本体论(Ontology)第23-25页
第三章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机制第25-45页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模式第25-28页
     ·几种不同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模式第25-27页
     ·几种模式的对比分析第27-28页
   ·知识共享机制选择——委托代理理论第28-32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第28-29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第29-32页
   ·管理不参与的委托代理知识共享模型构建第32-39页
     ·假设条件第32-33页
     ·参数及符号说明第33页
     ·模型构建第33-36页
     ·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设计第36-37页
     ·模型结果分析第37-39页
   ·管理参与的委托代理知识共享模型构建第39-43页
     ·假设条件第39页
     ·模型构建第39-41页
     ·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设计第41-42页
     ·模型结果分析第42-43页
   ·模型的比较第43-45页
第四章 基于本体的供应链知识转移分析第45-62页
   ·知识转移模型概述第45-48页
     ·Nonaka的SECI模型第45-46页
     ·Hedlund知识类型及转换过程模型第46-47页
     ·Gilbert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型第47-48页
   ·本体论模型的引入第48-51页
     ·模型的引入第48-49页
     ·本体的构建原则第49-50页
     ·本体论在供应链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第50-51页
   ·基于本体的供应链隐性知识转化研究第51-55页
     ·隐性知识获取模块第52-53页
     ·隐性知识存储模块第53-54页
     ·隐性知识推理模块第54页
     ·隐性知识传递模块第54-55页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第55-62页
     ·知识转移的层次分析第55-58页
     ·知识转移的阶段分析第58-62页
第五章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2-67页
   ·知识本身特性的相关因素分析第62-63页
   ·知识共享主体相关因素分析第63-64页
     ·知识拥有方第63页
     ·知识需求方第63-64页
     ·供应链核心企业第64页
   ·知识共享环境的相关因素分析第64-67页
     ·企业间的文化差异第65页
     ·组织间的相互信任第65-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67-68页
   ·研究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质量影响研究
下一篇:N+1型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模式设计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