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浅气层测井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4页 |
·浅气层的勘探与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 | 第11-12页 |
·浅气层的测井评价方法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碎屑岩浅气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浅气层的识别现状 | 第14页 |
·泥质含量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碎屑岩浅气层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 第20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24-2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碎屑岩浅气层的基本地质特征 | 第26-39页 |
·浅气层浅气层的基本地质特征 | 第26页 |
·浅气层泥质测井参数的多变性 | 第26-33页 |
·泥质的概念 | 第26-27页 |
·泥质的理化性质 | 第27-32页 |
·浅气层中泥质测井参数的变化 | 第32-33页 |
·浅气层天然气参数的多变性 | 第33-36页 |
·天然气的密度 | 第33-34页 |
·天然气的含氢指数 | 第34-35页 |
·天然气的纵波速度 | 第35-36页 |
·浅气层常规测井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9页 |
·储层流体类型判别失误较多 | 第36-37页 |
·储层参数计算误差较大 | 第37页 |
·现有测井参数难以评价储层产气量 | 第37-39页 |
第3章 碎屑岩浅气层泥质含量及校正模型研究 | 第39-50页 |
·泥质含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 第39-44页 |
·用自然伽马计算泥质含量 | 第39-41页 |
·用自然伽马能谱计算泥质含量 | 第41-42页 |
·用含氢指数计算泥质含量 | 第42页 |
·用交会法计算泥质含量 | 第42-43页 |
·泥质含量计算方法的评价 | 第43-44页 |
·测井参数的泥质校正模型研究 | 第44-50页 |
·泥质含氢指数校正模型 | 第44-46页 |
·泥质电阻率校正模型 | 第46-47页 |
·泥质声波时差校正模型 | 第47-48页 |
·泥质体积密度校正模型 | 第48-50页 |
第4章 碎屑岩浅气层束缚水饱和度研究 | 第50-78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概念 | 第50页 |
·束缚水饱和度在储层评价中的意义 | 第50-52页 |
·在储层流体类型判别中的重要意义 | 第51页 |
·在导电模型中的重要意义 | 第51-52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52-59页 |
·岩石性质对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 | 第52-57页 |
·成藏动力对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现有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 第59-71页 |
·实验测定法 | 第59-64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64-70页 |
·现有确定方法评价 | 第70-71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测井资料综合计算方法研究 | 第71-77页 |
·综合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的地质依据 | 第71-72页 |
·综合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理论公式的推导 | 第72-73页 |
·综合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理论公式的求解 | 第73-75页 |
·综合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理论公式的使用 | 第75-77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 第77-78页 |
第5章 碎屑岩浅气层充盈度的研究 | 第78-98页 |
·天然气储层充盈度的引入及其基本概念 | 第78-83页 |
·原有天然气储层测井评价中的问题 | 第78-80页 |
·天然气密度的决定因素 | 第80-82页 |
·引入充盈度的概念 | 第82-83页 |
·充盈度的计算模型 | 第83-85页 |
·孔隙度及冲刷带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第83页 |
·地层天然气密度计算模型 | 第83-84页 |
·地层压力计算模型 | 第84页 |
·天然气充盈度计算模型 | 第84-85页 |
·充盈度的计算处理 | 第85-96页 |
·地层孔隙度的计算处理 | 第85-88页 |
·冲刷带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处理 | 第88-90页 |
·地层天然气密度的计算处理 | 第90-91页 |
·地层压力的计算处理 | 第91-93页 |
·充盈度的计算处理 | 第93-96页 |
·充盈度计算中的问题及处理 | 第96-98页 |
第6章 碎屑岩浅气层测井评价应用研究 | 第98-119页 |
·应用工区概况 | 第98-104页 |
·白马庙、松华区块蓬莱镇组 | 第98-99页 |
·苏里格气田苏5区块 | 第99-104页 |
·泥质含量及校正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104-107页 |
·白马松华区块应用 | 第105-107页 |
·苏里格苏5区块应用 | 第107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应用研究 | 第107-113页 |
·纯气层流体判别 | 第107-109页 |
·气水同产层流体判别 | 第109-111页 |
·低阻气层流体判别 | 第111-113页 |
·天然气充盈度的应用研究 | 第113-117页 |
·充盈度在浅气层中的应用 | 第113-115页 |
·充盈度在中深气层的应用 | 第115-117页 |
·碎屑岩浅气层测井评价应用分析 | 第117-119页 |
·泥质含量及校正模型的应用评价 | 第117页 |
·束缚水饱和度的应用评价 | 第117-118页 |
·天然气充盈度的应用评价 | 第118-119页 |
第7章 结论及今后深化研究方向 | 第119-121页 |
·结论 | 第119-120页 |
·今后深化研究方向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