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大相岭隧道典型地段水文地质模型及其涌水量预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大相岭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第18-29页
   ·大相岭隧道工程简介第18-19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19-21页
     ·地形地貌第19-20页
     ·气象及水文第20页
     ·地震第20-21页
   ·工程地质特征第21-25页
     ·地层岩性第21-23页
     ·地质构造第23-25页
   ·水文地质特征第25-29页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第25-27页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第27页
     ·地下水化学特征第27-29页
第三章 大相岭隧道研究区储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第29-34页
   ·研究区概述第29-30页
   ·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特征第30-32页
     ·孔隙水赋存特征第30页
     ·裂隙水赋存特征第30-31页
     ·断层储水特征第31-32页
   ·研究区涌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2-34页
     ·地形地貌第32页
     ·地质构造第32-33页
     ·地层岩性第33页
     ·隧道埋深第33-34页
第四章 大相岭隧道典型地段水文地质模型第34-43页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第34-35页
   ·岩体透水性研究第35-39页
     ·压水实验分析第35-37页
     ·岩体透水性随埋深的变化规律第37-39页
   ·研究区岩性、构造与地下水的关系第39-41页
     ·岩性与地下水的关系第40页
     ·构造与地下水的关系第40-41页
   ·含水介质特征分析第41-42页
   ·地下水流系统第42-43页
     ·孔隙介质水流系统第42页
     ·裂隙介质水流系统第42-43页
第五章 大相岭隧道典型地段涌水量预测第43-60页
   ·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第43页
   ·研究区可能发生涌突水点预测第43-44页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理论基础第44-46页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第44页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基本方程第44-45页
     ·三维岩体渗流的数学模型第45-46页
   ·研究区涌水量FLAC3D数值模拟第46-56页
     ·FLAC3D简介第46-47页
     ·FLAC3D基本理论第47-49页
     ·研究区FLAC3D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研究区涌水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50-56页
   ·常规方法预测第56-59页
     ·简易水均衡法第56-57页
     ·地下水动力法第57-59页
   ·比较分析第59-60页
结论及建议第60-61页
 1、结论第60页
 2、建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越断层隧道震害及减震措施研究
下一篇:应对突发事件的城市交通应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