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住房金融中的“先存后贷”模式--基于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案例的分析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0. 导论第12-17页
   ·概念界定第12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文章框架与创新之处第15-17页
1. 住房储蓄银行的运作模式及特点第17-24页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的介绍第17-20页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第17-18页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的运作原理第18-19页
     ·对德国住房储蓄模式的经验总结第19-20页
   ·住房储蓄银行的特点第20-21页
     ·先存后贷第20页
     ·封闭运作第20-21页
     ·低存低贷、固定利率第21页
     ·具有或有权第21页
   ·住房储蓄模式的优越性第21-22页
     ·借款人角度第21页
     ·银行角度第21-22页
     ·国民经济角度第22页
   ·在我国发展住房储蓄银行的意义第22-24页
     ·有利于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发展第22-23页
     ·有利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第23页
     ·有利于居民住房贷款的渠道多样化第23页
     ·有利于倡导一种良好的储蓄消费习惯第23-24页
2. 我国住房储蓄银行的发展及产品研究第24-34页
   ·我国住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程第24页
   ·住房储蓄银行的产品设计分析第24-30页
     ·住房储蓄的四个阶段第25页
     ·住房储蓄银行存款产品组成要素分析第25-27页
     ·住房储蓄银行贷款产品组成要素分析第27-28页
     ·住房储蓄银行“存贷一体”合同的特点第28-30页
   ·住房储蓄银行的产品分类第30-33页
   ·客户贷款流程第33-34页
3. 住房储蓄银行的比较研究第34-41页
   ·中国与德国住房储蓄银行面临市场环境的比较研究第34-37页
     ·德国住房金融体系与相关政策法规的介绍第34-35页
     ·我国目前的住房金融体系与相关政策法规第35-37页
   ·住房储蓄模式与公积金模式的比较研究第37-38页
     ·覆盖的人群不同第37页
     ·参与自主性不同第37-38页
     ·经营模式不同第38页
   ·住房储蓄银行与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比较研究第38-41页
     ·首付比例的比较第38页
     ·贷款期限的比较第38-39页
     ·贷款利率和费用的比较第39页
     ·还款方式的比较第39页
     ·适宜人群的比较第39-41页
4. 住房储蓄银行的主要风险、发展困境与未来发展模式探索第41-52页
   ·住房储蓄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第41-45页
     ·金融风险第41-43页
     ·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第43-44页
     ·声誉风险第44-45页
   ·住房储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及原因第45-49页
     ·产品设计没有针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第45-47页
     ·市场投资回报率高削弱了住房储蓄银行的利率优势第47-48页
     ·直销模式不被中国消费者接受第48-49页
   ·住房储蓄银行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第49-52页
     ·住房储蓄银行与公积金合作模式第49-50页
     ·住房储蓄银行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的利弊第50-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外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比较研究
下一篇: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抵押贷款证券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