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 | 第11-15页 | 
| ·海洋微生物及海洋天然产物 | 第11-12页 | 
| ·海洋真菌 | 第12-14页 | 
| ·海洋微生物农药 | 第14-15页 | 
| ·海绵及其共附生微生物 | 第15-17页 | 
| ·海绵 | 第15-17页 | 
|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 | 第17页 | 
|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 第17-24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海绵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26-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 ·供试菌株及幼虫 | 第26页 | 
| ·活性菌株筛选方法 | 第26页 | 
| ·活性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海绵真菌活性菌株初筛结果 | 第26-29页 | 
| ·海绵真菌活性菌株复筛结果 | 第29-30页 | 
| ·选取目标菌株Hmp-F73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海绵真菌Hmp-F73 的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31-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供试菌株及幼虫 | 第31页 | 
| ·活性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 ·海绵真菌Hmp-F73 发酵条件初步研究 | 第32页 | 
| ·发酵培养基筛选 | 第32页 | 
| ·活性粗产物提取 | 第32页 | 
| ·菌种鉴定 | 第32-33页 | 
| ·形态观察 | 第32页 | 
| ·培养特征 | 第32页 | 
| ·pH 及盐浓度对菌株Hmp-F73 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 ·Hmp-F73 的ITS1-5.8S-ITS2 序列分析 | 第32-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海绵真菌Hmp-F73 发酵条件初步研究 | 第33-34页 | 
| ·Hmp-F73 发酵粗产物杀虫、抗菌活性 | 第34-35页 | 
| ·Hm-F73 菌株的真菌学鉴定 | 第35-37页 | 
| ·形态特征 | 第35-36页 | 
| ·培养特征 | 第36页 | 
| ·pH 及盐浓度对菌株Hmp-F73 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基于ITS1-5.8S-ITS2 序列同源菌株Hmp-F73 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海绵真菌Hmp-F73 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 第39-48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39页 | 
| ·活性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 ·卤虫生物检测法 | 第39页 | 
| ·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 ·植物毒性测定方法 | 第40页 | 
| ·活性物质提取与分离 | 第40-42页 | 
| ·准备种子液 | 第40页 | 
| ·大规模发酵 | 第40页 | 
| ·活性产物制备 | 第40-41页 | 
| ·化合物制备流程图 | 第41-42页 | 
| ·代谢产物活性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 ·代谢粗提物各组分活性测定结果 | 第42页 | 
| ·化合物活性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 ·卤虫致死率 | 第42页 | 
| ·植物毒性检测 | 第42-43页 | 
| ·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 第43-48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图 | 第56-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