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论文

负折射介质中超短脉冲传输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负折射介质的简介第11-17页
   ·负折射介质的实现第11-12页
   ·负折射介质的特性第12-14页
   ·负折射介质的应用第14-15页
   ·负折射介质的传输特性研究第15-17页
第二章 负折射介质中的传输理论第17-27页
   ·负折射介质中的超短脉冲传输方程第17-20页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归一化方程推导第20-22页
   ·分步傅立叶法介绍第22-23页
   ·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立叶方法第23-25页
   ·利用分步傅立叶法计算展宽因子第25-27页
第三章 负折射介质中的超短脉冲传输特性第27-32页
   ·二阶非线性色散项s_2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第27-29页
   ·赝五阶非线性项p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第29页
   ·综合考虑各项的影响第29-31页
   ·结论第31-32页
第四章 高阶色散项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第32-38页
   ·德鲁德模型频率选取与脉冲传输方程参数的关系第32-33页
   ·高阶色散项b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第33-34页
   ·高阶色散项b和二阶非线性色散项s_2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第34-36页
   ·综合考虑各项的影响第36页
   ·结论第36-38页
第五章 三阶非线性色散对超短脉冲传输的影响第38-44页
   ·超短脉冲传输方程第38-39页
   ·零色散点三阶非线性色散项s_3对脉冲传输的影响第39-40页
   ·正常色散区三阶非线性色散项s_3对脉冲传输的影响第40-42页
   ·反常色散区三阶非线性色散项s_3对脉冲传输的影响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总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菌紫质光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La0.9Ba0.1MnO3-δ薄膜和La0.67Pb0.33Mn1-xTixO3的结构及物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