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题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城市规划研究的差异 | 第12-13页 |
| ·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 第13-14页 |
| ·GIS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6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城市规划选址 | 第18-31页 |
| ·城市规划 | 第18-19页 |
| ·城市规划的任务 | 第18页 |
| ·城市规划的特点 | 第18页 |
| ·城市规划的内容 | 第18-19页 |
| ·城市规划信息化 | 第19-20页 |
| ·规划选址方法及内容 | 第20-29页 |
| ·选址的意义 | 第20-21页 |
| ·规划选址的方法 | 第21页 |
| ·传统的规划选址方法 | 第21页 |
| ·GIS在规划选址中的作用 | 第21-23页 |
| ·GIS在规划选址决策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23-24页 |
| ·规划选址遵循的原则 | 第24-25页 |
| ·影响规划选址的主要因素 | 第25-26页 |
| ·非经济因素对规划选址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城市规划选址中影响参数的分析 | 第27-29页 |
| ·城市规划的模型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1-46页 |
| ·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 | 第32-39页 |
| ·ArcIMS及主其功能 | 第33-34页 |
| ·ArcXML语言 | 第34-35页 |
| ·面向对象开发技术 | 第35页 |
| ·B/S模式管理技术 | 第35页 |
| ·ORACLE数据库管理技术 | 第35-36页 |
| ·组件式开发技术 | 第36-37页 |
| ·AJAX技术 | 第37-38页 |
| ·代码的重用技术-代码绑定技术 | 第38-39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39页 |
| ·系统开发原则 | 第39-40页 |
| ·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40-41页 |
| ·系统的界面设计 | 第41-42页 |
|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42-44页 |
|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46-53页 |
| ·数据库的设计目标 | 第46页 |
|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第46-47页 |
|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第47页 |
|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47-50页 |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第48-49页 |
| ·数据设计的要求 | 第49-50页 |
|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 第50页 |
|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 ·数据库的数据管理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第53-72页 |
| ·用户管理 | 第53-54页 |
| ·配置数据库 | 第54-56页 |
| ·数据表的建立 | 第54-55页 |
| ·数据的加载 | 第55-56页 |
| ·数据的发布 | 第56页 |
| ·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56-59页 |
| ·系统的工具栏 | 第57页 |
| ·鹰眼图 | 第57页 |
| ·测量功能 | 第57-59页 |
| ·选址查询模块 | 第59-63页 |
| ·按坐标方式进行查询 | 第59-60页 |
| ·按审批案卷号方式查询 | 第60-61页 |
| ·按地名库方式查询 | 第61页 |
| ·按接图表方式查询 | 第61-62页 |
| ·选址地块详细信息查询 | 第62-63页 |
| ·规划选址决策功能模块 | 第63-69页 |
| ·容积率决策模块 | 第64-65页 |
| ·绿地率决策模块 | 第65-66页 |
| ·建筑密度决策模块 | 第66页 |
| ·规划决策模块 | 第66-68页 |
| ·点缓冲方式决策 | 第68-69页 |
| ·后台管理 | 第69-72页 |
| ·后台界面 | 第69页 |
| ·图层管理 | 第69-70页 |
| ·用户管理 | 第70页 |
| ·密码管理 | 第70-71页 |
| ·日志管理 | 第71页 |
| ·新报项目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5页 |
| 一、总结 | 第72-73页 |
| 二、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录 | 第80页 |